昆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碧桂园利润暴跌70 [复制链接]

1#

疫情反复的这三年,似乎过的格外漫长。每天都在为“以后”担忧烦恼,我们如此,房企亦如此。

疫情反复的这三年,又似乎时间如梭似箭。恒大融创暴雷好像还发生在昨天,记忆犹新。

三年岁月,如同大梦一场。其中昏昏沉沉,飘零辗转。

梦醒时分,物是人非。

民营房企巨头一个个接连倒下,凄风惨雨之际,房企正在艰难求存。

1

截止到七月,销售额超过两千亿的房企就只剩下碧桂园、万科、保利这三家独自美丽了。

其中,碧桂园以.2亿的操盘销售金额保持行业第一。

18号碧桂园上半年业绩预告露面,从去年上半年的亿急速下降到今年上半年预期的2-10亿,核心净利润同比暴跌70%。

所以碧桂园马不停蹄的开了个“利润腰斩反思会”,其实也就是想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莫斌解释了碧桂园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场下行叠加工程进度减缓,已出售物业确认的收入减少;二是内部低毛利项目结转,导致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三是出于审慎原则对物业项目计提的减值增加;四是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很多媒体针对这个发言揶揄莫斌甩锅市场,是缺乏基本认知的。

大家可以看看现在的汇率,就知道美债已经变成“利滚利”了。

很坦率的讲,曾经地产年景好时,我看到负面新闻很激动,但现在恰恰相反,感觉坏消息太多,心里总盼着能有些好消息。

毕竟,这几年谁都难。

疫情让很多房地产工程难以为继,再加上市场的萎靡不振,整个房地产行业都如履薄冰,我之前就说过,如果房价暴跌,地产迈不过这道坎,大环境会更差的。

既有这样的心态,再看碧桂园莫总裁的讲过,倒也不失为实话。

会议中,莫斌说了这样一句话:

——对于部分市场缺乏审慎原则,市场下行和预期形成反差,造成决策失误,授权下放造成区域为抢占市场造成投资质量不高的情况需要改善。

显然,这是莫斌的“自我批评”。各大房企总裁能做战略检讨的人很少,少到我只看见了一位莫斌。

不过客观的说,房企四大天王中只有碧桂园坚持“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布局,或许,和碧桂园杨老板农民出身有关系吧!

“占领三四线、坚定下沉五六线、谨慎布局一二线”

曾经这样的战略就被行业内大佬质疑,今天看来也做实了“战略布局错误”这六个字。

回到五年前,碧桂园的扩张逻辑是没问题的,一方面是涨价去库存;另一方面是棚改货币化以及农村人口城市化带来的巨大增量。

所以碧桂园在、年三四线火爆的时候,为了抢占市场,高价拿了很多地。

但是再看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一二线城市都自顾不暇,更别提三四县城市了。

小城市要产业没产业,要人口没人口,再加上本地房企的无序开发,房子多得赛星星。

没法子,碧桂园从年至今,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子都是五折、六折的亏本销售。

销售下滑势必伴随组织调整,碧桂园也不例外。

碧桂园由原来的个区缩减到63个。直接从三四线城市撤离,甚至连一些二线城市都舍弃了,直接退到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下游都市圈。

如果说碧桂园净利润下降、战略收缩、组织调整都是为了“活下去”,那么,债务不违约则是碧桂园最后的努力与挣扎。

大家也都知道,咱们国内房企暴露都是因为美债违约,而在美债违约之前,都会出现一种情况:

就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下调房企信用评级,这会直接引爆房企“挤兑”。而今年8月,瑞银下调了碧桂园的评级。(其实瑞银下调了除万科外的所有大房企评级)

花样年老板“宝宝”姐在暴雷后曾说过评级机构‘做空’的事,只是大家都忙着吃瓜看房企暴雷,没什么人注意。

这事大家也别问我,神仙阶位太高,我真不知道,我只知道两件事:

第一、狼来了不是问题,问题是自己的篱笆扎地稳不稳;

第二、出事儿后,碧桂园得到了“特赦”,包括上交所路演、发债等等。

不过话说回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把篱笆扎稳,那么,碧桂园的篱笆扎的稳吗?

来,接着给大家撸清楚。

2

碧桂园利润同比暴跌70%的同时,还说了一些振奋人心的好话,不然莫总这投资者电话会开的就像过家家了。

看看今年下半年碧桂园的到期债务情况:一则境外已经没有到期美元债;

二则境内只有两笔共计40亿的到期债务,违约风险解除,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莫斌也表示:“40亿的债务体量,在碧桂园每个月数百亿销售占比是非常小的。”小场面,不用担心。

这么看,似乎到年底,碧桂园是安全的。

在销售额上,碧桂园的实际销售开始逐渐回暖。上半年权益销售额高达亿,业绩远远领先同行。

不仅如此,碧桂园还在不断的回笼资金。今年前6个月,碧桂园权益回款率为92%,连续7年回款率保持90%以上的高位。面上看,数据还是很不错的。

那么,碧桂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主要是两点:

第一、从内部管理角度看,碧桂园原定的“三四线”战略,让管理半径过长,在很多人、事、物的控制上都非常弱。这点我们之前发文也说,内部贪腐、工程质量等遗祸还在。

碧桂园的贪腐问题,在行业内都是非常出名的,关于这点我们之前也曾发文《嫖资万!碧桂园的惊天大雷!》说过。

第二、从现有市场情况预判,销售回款将进一步下滑,而碧桂园的供应商、工程款、现有项目运维等等仍需不断投入。

从暴雷房企债务维度看碧桂园“能过年”,若是掀开表面,从收支角度的内里看,碧桂园已经“五内俱焚”。

来,往下看看碧桂园的处境,大家就更明白!

3

碧桂园的利润降低,销售额减少都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现在,我要说点不一样的。

首先是碧桂园多地楼盘停工。

近一年多,碧桂园多地楼盘长期停工、疑似烂尾的消息频频爆出,包括郑州、昆明等省会城市。

然后是房屋质量问题。

碧桂园作为恒大之后的第一大房企,全国各地项目众多。“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也是碧桂园的主打招牌。

但事实完全相反,全国各地不断曝出碧桂园房屋漏水、装修质量差等房屋质量问题。

五星级的家变成了五星级的坑。

在国内某个投诉平台上,投诉碧桂园的已经超过条,全国很多城市都出现过业主大规模维权行动。

甚至很多人听到碧桂园这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房屋质量问题。

然后是组织管理问题。

据悉,碧桂园总部开始实行工分制度。

我第一眼看见“工分”两个字,还以为我看错了,“生产队里挣工分”都是什么年代的事了,真没想到,碧桂园的HR为了自己活下来,屠戮同事玩法很刺激嚒!

网上传阅的情况是这样的:

项目赚工分,工分换月薪。一个人的团队只给公分,这就是变相降薪。

地产人玩命干,结果穿越七十年代挣工分了!

还有知情人士爆料,碧桂园很多部门降薪超过50%,并且取消了年终奖,目前也开始了新一轮裁员行动。

文章在这之前吧,还是挺希望碧桂园活下去的,毕竟暴雷对买房人、员工、供应商都没好处,都得跟着倒霉。

但是写到这里吧,我就只能说杨老板这组织管控手段,还是农民,就算再招聘位博士,0位博士也是农民。

做法太农民!

然后是融资渠道受限问题。

恒大总负债2万亿,碧桂园总负债1.65万亿,紧追其后,是国内唯二负债超万亿的巨型房企。在融资方面,6月22日,国际评级巨头穆迪将碧桂园的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垃圾级),并撤销其Baa3的发行人评级。无独有偶,惠誉也将碧桂园的评级纳入负面观察名单,毫不夸张地说碧桂园已经处于雷暴的边缘。

结合前文说的瑞银,国际上的信用评级机构,没有一个放过碧桂园的。

要知道,评级下调可是暴雷的预兆。

毕竟宇宙房企恒大都倒下了,再发生什么事都不觉得稀奇了。

在我看来,碧桂园会不会倒下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因为除了“钱”谁都救不了他,关键问题是,他没钱了。

如今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剩下的那些个房企就只有一个字——熬

缝缝补补又一年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