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六个字证明你这个五一过的特别艰苦:我去了音乐节。
冰可乐啤酒伏特加,好看姑娘脏辫小哥和一不留神就擦肩而过的音乐人,从未有哪个时刻像现在一般,将来自五湖四海形色各异的年轻人们,以共同的信仰聚集到一起,被人群簇拥着奔走于各个舞台,一站就是个把小时,整齐划一的锻炼着肱二头肌与腓肠肌。
窦唯在万人围观的主舞台上任性的用45分钟玩了一首“极端金属”,33岁的野田洋次郎像个少年一样在台上蹦来蹦去,60岁的蔡琴在下台前兴奋的少女跳和一句俏皮的“我爱你们!你们可不要忘了蔡琴哦!”,音乐节不仅宣泄了乐迷们的年轻荷尔蒙,也让所谓的大牌音乐人与听众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真切而微妙。
五一期间是每年音乐节扎堆出现的第一个高峰期,迷笛草莓、长江国际音乐节、EDCChina电音节,云上音乐节等等,时隔两年再度回归北京的超级草莓也表现的格外“卖力”。
七个舞台,组音乐人,13家合作品牌,13家合作伙伴,白天,人们挥舞旗帜宣泄着永不疲倦的年轻荷尔蒙,到了夜晚,pogo,跳水,围着冷焰火奔跑的每一张面孔上,被音乐律动成倍放大的情绪与热烈的红色交相辉映。
年轻人们的狂欢
文华记不清是第几次被大女儿拉到音乐节现场了,这位居住在平谷附近的46岁阿姨,站在主舞台熙攘人群的外围,不得不贴在娱乐独角兽耳边大声道,“今天主要来看赵雷,年纪大了站不动了。”此刻她的大女儿正在隔壁的嘻哈舞台m_dsk为丹镇北京打call。
“今年阵容不错,快一千块钱的通票票价值了。”
在“拖家带口”前来音乐节的文华阿姨看来,因为有了窦唯、朴树、赵雷等知名音乐人,被乐迷们调侃为“巨贵草莓”的票价是“很值得的。”
同一时刻的主舞台中央,“炸鸡少女”阿肆正蹦跳着演唱《KickUrAss》,白色连衣裙外一件黑色小背心,搭配起透明雨靴,同歌声一般俏皮灵动。半小时后,阿肆在后台向娱乐独角兽吐槽,“小背心好勒哦,当一个大家看起来好看的女生好累,我还是邋遢一点吧。”
这位“音乐节资深选手”已经登上过大小二十几次音乐节舞台,生理期状况让这位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唱跳歌手”此刻在后台“耗光了今日份力气。”“其实我明天想来看水曜日のカンパネラ,学习下Kom_I(主唱)的台风、怎么用音乐感染别人。可惜买不到票了,不过好在今年草莓有直播。”
而另一位在阿肆演出时全程纵情跟唱的欢脱少女,在换场期间,一边同娱乐独角兽闲聊,顺手将系在腰间的日系“祈愿兔羽织”拉到肩膀,一边逆着退场人群逐步向舞台前方聚拢,“我挺喜欢阿肆的,觉得她很鬼马可爱,但我主要就是为了万青来的,买的单日票。”
此刻距离万能青年旅馆登台还有整整两个小时,稍后即将登台演出的是近年人气蹿升的日本独立摇滚“瞪鞋乐队”thefin.,人群中借机向舞台中央聚集的除了thefin的迷妹们,就是带着万青头巾早早做好准备的乐迷们,一位大哥神情专注的抱着万青大旗旗杆紧握在手里随时准备待命。
卡尔·贝尔兹在《摇滚故事》中视摇滚为民间艺术,理查德·戈尔德斯坦在《摇滚之诗》中认为:摇滚最重要的特点仍是对青春活力的肆无忌惮的挥霍。一位从南京专程为了窦唯而来的短发女孩则表示,“专注于现场型表演的音乐人与其它音乐人的区别,可能就是他们更加真实,更加真切吧。”这样的音乐节现场,显然值得长途跋涉。
相比较于迷笛音乐节的摇滚属性,对于草莓这样综合性的音乐节而言,参与者的构成也更加多元化,狂欢的资深乐迷、凑热闹的年轻人集会、佛系观演的年长者,共同筑成了一个综合现场娱乐场景。
“刷脸”的音乐节老炮儿
有人说,与遍地开花得音乐节一同浮现的现象,是青黄不接的国内音乐人阵容。大大小小的音乐节,“主流音乐人乐队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个,好像还是十年前的阵容。”
不过显然,这些频繁在各大音乐节中“刷脸”的老炮儿们,也能够得到多数乐迷的买账。李志、朴树、新裤子、赵雷、海龟先生、万青,痛仰,这些音乐人及乐队已经被乐迷们戏称“领音乐节工资”的职业音乐节玩家,在演出开场前,几乎都能无数次再现人头攒动的壮观场面。
主流现场音乐人缺少新鲜血液?草莓音乐节七大舞台中的youngblood舞台便是为此准备,细雨蒙蒙中,youngblood舞台前为DK-47甩头的观众,在演出结束后熟练的爬上一侧山坡,在保安小哥分神的间歇偷偷越过围栏,再以百米冲刺的加速度迅速扎进低苦艾舞台前的人海里。
除此之外,史无前例的七个舞台,包括主舞台草莓舞台、爱舞台、星球舞台、m_dsk舞台、后摇舞台、alienwaremse舞台、youngblood舞台,个别舞台之间距离并不理想,也导同台演出的时刻窜音严重,不过对于热情洋溢的乐迷而言,这些“小事儿”对于现场体验感的影响甚微。到了夜里,绑着哪吒头的“少男少女”们在痛仰乐队台前围着冷焰火恣意起舞,尽管已经欣赏过许多痛仰次现场,但乐迷们仍乐此不疲。
尽管主办方此次邀请了多支外国乐队,但草莓的受众绝大多数仍是国内的乐迷,一位热衷于听民谣的埃及留学生朋友在与娱乐独角兽碰头后表示“一路几乎没见到什么外国人,但很喜欢马頔的演出。”
移动大悦城中20元一块的披萨,羊肉串、30块一杯的伏特加、薄荷水,让自带的食物备受冷落。而在可以容纳人的露营区里,绝大部分都是热爱“折腾”的年轻人。
一位恪尽职守的保安小哥在安排乐迷刷脸进入露营区后告诉娱乐独角兽“今年的草莓场地中有九千名保安,非常严格。”主舞台最后一位音乐人演出结束后,人们回到露营区,弹吉他唱歌喝酒讲鬼故事,做一切好玩的事情,除了睡觉。第一个夜晚的凌晨三点钟,通行的小伙伴们纷纷被蔡琴在主舞台的试音“敲”醒,仍然活力四射的人们也可以选择跑去提前观赏试音现场。
“音乐节很大很辽阔,大家因为同一件事情聚集到一起,很振奋,但同时你不能特别细腻的去感受。”阿肆告诉娱乐独角兽,“我希望观众能再嗨一点。”
音乐社交场景中的“隐藏商机”
五月开始,大大小小的音乐节遍地开花,伴随着露营、户外运动、创意市集、兴趣社交、行为艺术等多种多样的活动,音乐节已然成为年轻人的潮流聚集地,同漫展、玩具展、游戏嘉年华等颇为垂直的圈层文化不同,音乐节的元素更加多元且包容,对于草莓音乐节这种综合性较强的音乐节而言,更是商业音乐节能够引以为鉴的成功案例。
音乐无疑是社交非常重要的补充场景,而草莓这种综合性的音乐节,无疑是实践社交场景最好的入口。对于综合音乐节举办方来说,音乐人、场地、招商及乐迷体验往往决定着整场音乐节的收入水平。
翻开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的宣传手册,紧贴着演出时刻表的是乐堡啤酒等合作伙伴的宣传广告。在今年的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中,草莓主舞台依然是熟悉的碧桂园商标,碧桂园携旗下长租公寓品牌BIG+碧家国际社区冠名了主舞台。
当嗅到社交场景的商机,便是无处不在的隐藏内容。抖音、陌陌、移动大悦城、mix、魔爪、乐堡啤酒、蚂蚱市集等平台商家与创意市集纷纷开设了吸引观众的互动游戏,便是满足音乐节社交的补充场景。
相关数据显示,年,国内户外音乐节仅有24场,但在去年,这一数据已变为了场。根据小鹿角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国内市场共有音乐节个,同比去年增长了33.8%。
国内音乐节市场遍地开花,但尚未达到竞争格局,音乐节的差异化也从音乐人的邀请到音乐节的垂直与跨界元素,无论是科技还是音乐、场景类型化的细分,乐迷体验是成长为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音乐节品牌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大批资本的进驻,终于让让音乐节市场从漫无目的的生长逐渐过渡到系统化的品牌化经营,一度被称作是“难盈利的热闹生意”,也终于不再赔本赚吆喝,成为了开始踏上盈利轨道的“盈利热闹生意”。
另一方面,随着音乐及文化领域的消费升级,对于国内商业音乐节而言,盈利模式成为在逐步摸索中,阴阳音乐节创始人高天虹告诉娱乐独角兽“阴阳音乐节是国内几乎没有的、以门票获取盈利的音乐节”。而对于大多数中国的商业音乐节而言,票务早已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广告赞助、衍生销售等渠道已然逐渐成为重要的营收方式。
音乐节还在继续,一位常年混迹于国内大小音乐节的资深摇滚乐迷忍不住感叹,“喝上一杯音乐节的冰啤酒,就似乎抓住了整个夏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