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楼市撕开一道口子3个消息接踵而至,风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9月的楼市,闷得跟蒸笼似的,让人透不过气来:数据显示,年内调控次数已经突破次,相比过去两三年的调控环境,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开发商来说,只能挣扎求生,克而瑞数据显示,TOP房企8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亿元,同比下降20.7%、环比下降10.7%。市场成交持续降温,29城住宅成交面积同环比分别下降22%和10%,较年同期下降8%。

环比跌幅10.7%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有多亿的销售额消失了。要知道,销售额是房企的“生命线”,只要房子卖得出去,企业的资金流至少是安全的。如果房子开始积压,哪怕房企能通过各种渠道借钱,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已。

原因在于,过去房地产有一套高周转、高杠杆模式,玩得炉火纯青,拿地-施工-回款-再拿地,流程持续简化,施工周期不断压缩的同时,房子也在广大地市、县城加速覆盖。房企在这套体系下如鱼得水,扩张的速度也前所未有,据统计年鉴,年底,全国共有9.9万家房市开发企业,各类名不见经传的小开发商也来分一杯羹。

房说君认为,虽然这与地产业的高收入模式密不可分,但是在高额负债、高额利息下,再牢不可破的机制,迟早也会出问题。正如现在,楼市撕开一道“口子”,3个消息接踵而至。

第一,房企降价趋势开始蔓延

对于市场走势,地产商可能是嗅觉最灵敏的一个。比如三四线城市岳阳、以旅游为名的昆明和桂林“约束降价”,原因是有楼盘将7元/平的房子降到元/平销售。上观新闻报道,昆明楼盘1.6万/平降到1万/平,老业主要求退房。比如全国百强县,江苏江阴市禁止房地产打价格战。

换个角度来看,当市场禁止低价倾销时,也反向体现出市场的天平正在发生转移,购房者买房越来越理性。

具体来看,降价区域具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三四线人口流出和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域,二是热门城市的外围区域,受大城市调控二手房影响,市场信心下降,销售价格也高处回落。

事实上,从5、6月开始,开发商就开始“扛不住”了。一方面经济周刊报道,对比年初售价,5月全国前五房企纷纷调低了销售价,最高达到元。头部房企都这样了,其余企业可能也躲不过风潮;另一方面,受控制贷款和限制融资的“3+2红线”影响,房企的资金流本来就紧张,年债务到期规模预计达到万亿,同比增加36%,债务大规模增加,留给房企的路可能只有让利这一条路。

第二,“降地价”落地,土地市场转冷,流拍加剧

房企借不到钱,土地流拍也顺理成章。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中指研究院数据,6月至今,一二三四线城市涉宅用地流拍宗,其中一二线城市流拍99宗,三四线城市流拍宗,7、8月各线城市合计流拍宗。

这是有背景的。在近期公布的第二批供地公告中,深广、天津、青岛、成都、合肥等地明确提出:调低土地溢价率上限、地价下调、房价上限下调等系列新举措,其中“地价下调、房价随之下降”被视为降地价的落地标志。房说君认为,地价始终是破解高房价的举措之一,限制地价并将房价限制随之下调,等于将堵住了新房房价上涨的可能性,对于部分热门的城市,自然也会传导到二手房市场。

第三,长达5年的楼市变局?10城出招,超百万套住房在路上

国家释放风向,未来5年将迎来楼市的一场新变局。在近期会议上,住建部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这次会议的重点是住有所居,而且在这里不是仅仅指的买房,还包括提供给各类人群的保障租赁房,目的是让买房和租房齐头并进,实现每个人都住得起,有地方住的目标。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5年时间,各类关于租赁保障房的配置措施会陆续推出,给市场的改变局面可能会超过很多人的现象。

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统计,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10城就发展保障租赁房做了安排,比如,北京提出在未来5年,形成租赁住房供应40万套(包括间、宿舍床位)以上;上海计划形成供应租赁住房超过42万套(间、宿舍床位),占住房供应总套数的40%;广州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60万套。

10城已经出招,以目前的筹建计划来看,涉及超过万套住房,不仅如此,租金方面,北京,成都还明确租金接受指导价,年涨幅不超5%,届时一二手房的限价管控,也将复制到租赁房。

为什么要将市场改变?其实房子商品化以来,买房一直充斥着每个国人的神经,因为房子的价值一路提升,让人们的恋爱、生育、养老、社保都与住房相结合,似乎没有房,任何事的办不成的样子。相比之下,租房要面对受气、变相给房东攒贷款、中介暴雷、住不舒服等问题,使得大部分人并不看好租房,宁愿耗尽身家背债也要买房。

在此背景下,为了保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保障租赁房就应运而生,而且按照国家这样的架势,不仅要解决住,还在此基础上一改商品房的传统格局,让租赁保障房也能享受租购同等的权利,不再受制于高额房价。

降价、限地价、新规落地,这3个消息带来的可不是仅仅短期的市场改变,而是从长期运行的改变,相当于给楼市撕开了一道口子,随着撕扯的幅度越大,在未来两个月,楼市迎来贬值潮的可能性会越多,因为调控房企、地价,以及开启楼市租赁变局,都是以防范大涨大跌为支点展开的措施。

正如央媒经济日报在《别让高房价吓跑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文中讲的,城市的发展需要靠创新活力,而年轻人就是创新的主体动力,但房价偏高导致人们根本买不起房子,创新不得,还不得不离开城市。

房说君有话说,所以央媒8字回应的:房价偏高,亟待调整。很好的告诉了你我现阶段的房地产,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限制,不然的话只会使它逐渐偏离导向,毕竟一个有人有产业资源的城市,才能有足够动力去创新发展。

看到这里,也不难发现房地产的走向基本也清晰了,高杠杆会逐渐成为历史,住房高价落下帷幕,稳房价地价预期将成为以后的市场基调。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为“每日房说”原创,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深究。(撰文:楼市隐隐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