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战役又称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八一三战役开始于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在上海采取的主动反击的战役。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国军二级上将张治中受命出任京沪警备司令官。当时,他手上能掌握的部队不多,只有77师、78师和江苏及上海的几个保安团。这时,正好钟松的第2师(对外称第2师独立旅)及时赶到苏州。
张治中立即命令钟松将手下的第团,更换保安团的服装,装扮为上海保安队进驻虹桥、龙华西机场担任警戒。不想,刚刚进驻虹桥机场,就发生了一起外交事件。
团长何藩率领第团,装扮成上海市保安总队第3团,进入上海虹桥军用机场及龙华一线。8月9日下午5时许,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一辆日本军用汽车快速向虹桥机场开来。担任警戒的是第团第1营,营长李秀岭。
该营值岗士兵示意停车检查,可是两个武装的日本兵不听劝阻,反而开足马力冲过了警戒线。
官兵们早就对横行无忌的日军恨之入骨了,见此情景,便立即开枪射击,两个日本兵顷刻中弹,随之,汽车东倒西歪地扭了几下就撞在隔离桩上翻掉了。
被打死的两个日本兵,是海军陆战队驻沪西第一中队的中尉大山勇夫,与一等兵斋藤与藏。
营长李秀岭立即将这一事件报告给团长何藩。一级级上报到警备司令部后,部属参谋处处长朱侠驱车来到现场。同时,警备司令部的科长钟桓,向日本领事馆联系询问,有没有私自乘车外出的军人。
为了争取主动,防止日方滋事,警备司令部一面指责日方违约进入公共租界外的华界挑衅,一面思考对策,采取反制措施。
办法终于想了出来。
警备司令部从监牢里提出一名死刑犯,换上保安队的服装,用大山勇夫携带枪支将其击毙在虹桥机场大门口,对外宣称是日军强行闯入机场打死我方卫兵,以此“嫁祸”死无对证的大山勇夫。
第二天一早,中日双方均派出警侦人员,在机场门口勘验事件发生现场。双方人员仔细察看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彼此各执一词,各有理由。接下来,只好让法医查验了。
死在虹桥机场门口的“保安队士兵时景哲”被拉到真如法医检验所解剖,中日双方和工部局均派员参加。
工部局是外国人在上海设立的一个独立机构,它不属于中国政府管辖,由外国人组成,是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因之,对于中日双方的争执,工部局是一个中立机构。
真如法医对“时景哲”进行了解剖验伤,并填写出具了报告单,确实是大山勇夫的配枪打死的。日本人虽然不服气,也只能这样暂时不了了之。
接下来,日本人没有善罢甘休,仍不依不饶。日本海军武官本田少将向记者发表谈话,其中有“决不让死者作无意义的牺牲”之语,威胁意味明显。
日本驻上海总部领事冈本季正,对上海市长俞鸿钧说:“着日本海军军服的军人是被中国军队所杀,这是对皇军的极大侮辱,此事已引起全日本的愤怒!”
俞市长据理力争一番后说:“希望日本方面勿过于冲动感情,亦勿仅凭理想与臆测推断事实。”
接着,冈本季正又说:“据日方调查,日本海军官兵并未开枪。”
俞市长一边强调要用外交途径解决虹桥事件纷争,一边则强硬地予以反击:“需要提请领事注意的是,日方军舰今天有16艘到沪,一部分停泊在吴淞口外,一部分开进了黄浦江,且有军队登岸,不知冈本先生知道否?”
冈本一时无言。
俞市长继续说:“贵方一面在外交交涉,一面又增加军舰,这是威胁。但我方抱有固定的方针,不是威胁可以改变的!”
也是在这一天,在南京的日本驻华大使馆参事日高,跑到国民政府外交部施压,要求国民政府督促上海公平地解决虹桥事件一案。
日方抓住虹桥机场事件不放,分明是在寻找开战理由。
这天傍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率部向上海既定围攻线开进。
年8月12日一早,中央军的先头主力部队已到达上海。
当晚,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川下令,一支已驻屯上海的多人的日军部队进入阵地。
翌日,震惊中外的八一三战役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