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坚守课堂,才能管好学校r [复制链接]

1#
本刊记者徐永寿/文王铭辰/图

“张家祥50多岁,做校长很多年了,经验丰富,人很和蔼,不难亲近,还是一位运动达人,性格开朗。”在去昆明市西山区红联小学采访前,一位跟张家祥熟识的同事向我这样介绍他。

创建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红联小学校门朴素,看来不是“新贵”,也没有“发达”的迹象。两个给孩子送东西的家长在门卫室认真做着登记,门卫打电话通知孩子的班主任前来接应。我们做好来访登记,拨通了张家祥校长的电话,门卫在电话里证实后,领我们进了校园。

一进校门便是一个走廊,右侧是校园展板,左侧是一排蓝色和橘色间置的三层书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类童书。在教学楼的楼道里,我们注意到墙上挂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红联小学师生的各类“感言”。

“学校规模不是很大,看起来很朴素,但是从我们刚才进校门可以看出他们的管理还是很严的,校园布置也挺别致,书香童趣弥漫,给人感觉就是适合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见到张校长前,同行的摄影记者悄悄对我说。

01

?“今天学到的知识、经验,明天都用得上”

张家祥校长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整个人身板挺直,精神飒爽,亲切的笑容中透着内敛和沉稳。

“听说张校长是运动健将,看来是真的。您这身材,秒杀很多体育老师呀!”

“我在读中学的时候,体育确实不错,在昆明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拿过短跑冠军,三级跳远打破过官渡区的纪录,跨栏也争到过第二,另外我还参加过学校的射击队,当过射击运动员。因为现在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很多人知道我比较擅长运动,其实我读书的时候地理和生物要比体育更出色一些。”

张家祥年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昆明市西山区马街小学任教。先后教过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年被选派参加全区的课堂教学竞赛,他的地理课拿到全区第一名。年国家义务教育教材改革,设置了《自然》学科,张家祥作为优秀教师被委派到西安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回来后任教《自然》课。

学生时代打下的扎实的学科基础,再加上工作后的勤奋钻研,张家祥不但在各级各类课赛中频频获奖,更是在年被评选为第一届“昆明市百名学科带头人”之一,与省内其他《自然》学科的专家一起,参与了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自然》学科乡土教材的编写。当年和他一起编写教材的“战友”,很多今天仍作为省、市教科院《科学》学科的专家,活跃在教研一线。在教学研究逐步深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张家祥担任了马街小学的团支部书记,开始参与一些校园管理的工作。

“从教30余年,除了音乐课其他的课我都上过,到现在我仍上着六年级两个班的《品德与社会》。现在回想起来,我能在教学上做出一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学生时代打下的良好基础。很多学生时代学到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工作后我发现是用得上的。”

学生时代对生物、地理学科的钻研固然帮了不少忙,但在其他人看来,张家祥之所以书教得好,更重要的是他无时无刻不把心思放在教学上。课堂之外的生活,被他过成了收集教学素材的“备课生活”。“看电视、读新闻、旅游、参观、访问,所见所闻,只要和教材教学内容有联系,他都会作为‘素材’收集起来,在课堂教学中善加利用。所以他的课,非常生活化,非常生动,对孩子们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他的这一特质,也深刻地影响着身边的老师。”一位红联小学的老师这样描述他。

02

?“创建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年,张家祥调离马街小学,参与创办西山区棕树营小学,并担任该校的副校长。

“棕树营小学创办初期,只有4名教师,34名学生。年我调离的时候,发展到了一千多学生的规模,教学成绩优异,不但被教育主管部门充分肯定,在社会上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

在担任棕树营小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两年后,张家祥于年担任了该校校长。虽然担任校长后考虑的面更广,面对的情况更复杂,但有此前团支部书记和副校长的经历,张家祥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压力,学校发展刚好赶上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而使他这个学生时代全面发展的“素质生”更加如鱼得水。

学校除了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外,大力响应国家号召,广泛开展了各类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外活动。如利用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的契机,师生参与相关宣传片的录制、登上彩车游行、在世博大道百米长布上彩绘、出席摩纳哥国家馆的开馆仪式;与农村学校结对子,组织双方学生交朋友,互相体验生活;与昆明电视台合作,参观、了解电视节目的录制等等。此外学校还和云南省青少年培训中心合作,组织了众多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学校、在周末就可以得到云南省青少年培训中心专业教师的指导。其中,管乐队表现得最为优异,应邀参加了西山区的很多大型活动,并代表云南省去香港演出……

“说起来,那批孩子是比较幸运的,因为大环境比较好,学校在办学上放得开,孩子们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比较多。我一直认为,在办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多创建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你亲身做过、体验过绝对比你只在书本上学到、在电视上看到所获得的经验要丰富、感受要深刻。只有课堂没有社会实践的教育不完整,孩子们也学得不快乐。现在比起以前社会环境复杂了,因为安全问题,很多课外的实践活动不能放开搞,但是我们还是要尽量想办法,走不出去就多请进来一些。前段时间我们还请昆明骑警进入校园给孩子们讲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孩子们坐在警用摩托上,跟骑警谈到了酒驾,谈到电动车的乱停乱放,谈到小学生为什么不能骑共享单车等等,很有意义。昨天我们还把到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战士请进校园,跟孩子们分享他们在维和活动中的一些故事。这些活动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你能从他们积极互动的状态,从他们好奇的眼神和绽放的笑脸上,感受到他们的渴望、快乐。”

年,在棕树营小学待了7年的张家祥被调入西山区春苑小学任副校长,两年后调入现在所在的西山区红联小学担任校长。

03

?“幸福教师,快乐学生,温馨校园”

始建于年的红联小学,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获得过不少荣誉。曾在年被评为“昆明市文明单位”,年被团市委命名为“红领巾学校”。

张家祥到任后的第二年,学校整体搬迁到现在的校区,办学规模由原来的多人扩大到现在的多人。随着搬迁,基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学校提出了“做幸福的教师,教快乐的学生,创温馨的校园”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工作是教育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教师有职业幸福感,才会乐教,才会用心去对待学生;学生被老师关心、关爱,他才能快乐地学习,孩子们的好学、快乐又反过来增强老师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不管是老师的幸福还是孩子的快乐,都得有一个温馨的校园环境做保障,反过来老师的幸福和孩子们的快乐又是在营造校园的温馨。这三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集思广益,想了很多办法、措施去落实这个目标。‘做幸福的教师’,首先是给老师们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多方面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教室等校园的各个角落我们都下了大力气去整治,从类似冬天为老师提供暖水洗手这样的细节上做好服务。其次,关爱教师个人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定时安排体检,由工会组织一些自助餐会、郊游娱乐活动等。再次,努力为老师们的业务提升搭建平台。常抓阅读、坚持‘三笔’(钢笔、粉笔、毛笔)字的练习,请专家进校培训,派老师外出学习,为老师参加课赛、参加各项评优评先提供帮助等等。‘教快乐的学生’,首先是要求我们的老师要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必须有‘帮’的心和‘拉’的动作,尽量让他赶上‘大部队’。其次,从课堂教学入手,让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我们搞教研,去听课,除了看教师的授课情况,重心都放在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上。研究学情,针对问题去推进、改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再次,开放学校所有的功能室,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让他们在课内课外都感受到学校是个学园、乐园、花园。像书法、围棋、篮球、美术、舞蹈等各种兴趣小组,都有相应的场地让他们开展活动,只要学生自愿参加,老师都无偿进行辅导。阅览室有2万多册图书,电子卡片借阅非常方便,走廊上有开放书架,随时可以翻阅。最后,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让他们去锻炼,去获得成就感。‘创温馨的校园’方面,我们也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如校园围墙,有‘梅兰竹菊’的专题,有‘云南八大名花’的专题,目的是让师生们亲近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楼的楼道上悬挂学生和教师的幸福、快乐感言,让师生们感到亲切,感到被尊重;设计了围棋角、球类展柜,让师生们感受一些课堂之外的乐趣,鼓励他们的兴趣特长;教室里的盆景、劳动工具等我们也做了统一的布置,力求使人感到干净整洁、舒适温馨;着力开展‘家校互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争取家长对学校办学的支持;努力与社会各界开展合作,为学校办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这些工作说来琐碎,做起来更为繁杂,因为涉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但教育就是这样,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一滴一滴的积累,逐渐接近我们的教育目标。”

在各级*委*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张家祥带领红联小学的全体师生和家长,通过这些平常、繁杂的工作,用他们的努力、智慧和汗水获得了属于他们的荣誉:“西山区一级小学”“西山区知识产权试点学校”“云南省督导评估优级学校”“云南省绿色学校”......

谈及从教30年来的感受,张家祥说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校长”只不过是教师身份下的一种分工。从教至今,他从没离开过课堂,他说:

“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来讲,坚守课堂对管好学校非常重要。不上课,就脱离了最基本的教学,无法真正了解教师和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果一个校长对‘课程标准’都不熟悉,那管起学校来就难免脱‘纲’。虽然现在校长是否应该上课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我个人认为:要坚守课堂,才能管好学校。”

领导说了!

你转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责任编辑:徐永寿-

-美术编辑:李元琴-

-审核:邓琼-

本文原载于《云南教育·小学教师》。转载请注明出处,不过,大家可以放肆地转发到朋友圈,这是可以哒~

“低调”的自我介绍

--------------------

来都来了,投个稿再走呗~

《云南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教育工作指导类期刊,创刊于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收录于中国知网,连续多年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期刊”“云南省优秀社科期刊”“云南省A类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CN53-/G4,国际刊号ISSN-,网址:ynedupress.ynjy.cn。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侧重于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刊物坚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推广新成果”的编辑方针,及时传播先进的教育科学信息,积极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突出引领性、实用性和互动性。全年12期,每期定价6元,年定价72元,邮发代号64-40。刊物以“择优录用”为用稿原则,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即付稿酬、寄赠样刊,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ynjy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