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不小心说漏嘴,大学保安程师傅“装富”挤出10万余元资助大学生的事情或许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如果不是即将退休,程师傅绝对不会接受媒体采访。即便勉强接受采访,他仍反复强调,报道不能提及他的姓名,也不能使用他的正面照片。因为,在他看来,做这点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宣扬。
程师傅(图中保安)在校园身影(图片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提供)
大一男生元学费被偷,学校保安决定资助其完成学业
程师傅是浙江某县人,今年60岁。目前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做保安。
“这个月底,我就要退休了,如果不是学校宣传部、保卫处反复做工作,我是不会接受你们采访的。”
年10月18日下午,接受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程师傅介绍,他出生于浙江某县一户农家,因为生计原因,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务农了。成家后,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常年外出务工。日子虽然清贫,但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年4月,通过招考,程师傅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名保安。
提起自己资助大学生的经历,程师傅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7年前。
“我清楚记得,年9月的一天晚上11点多,我正在学校门口值班,一对穿着朴素的父子匆匆下了出租车向我走来。年龄大一点的男子说,他是送孩子来报名的,没想到路上借来的元学费被小偷偷走,只好连夜打车来到学校,向我借钱支付车费。”
看到父子俩落魄的样子,尤其是报名男生无助的眼神,程师傅当即帮两人支付了68元出租车费。
接下来几天,在安慰这名新生的过程中,程师傅了解到,这名新生来自边远地区的贫困家庭,学习刻苦努力。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来自农村,也在上大学,程师傅想: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不能因为没学费耽误了,因此萌生了帮助这名学生交学费的想法。
就这样,程师傅不仅帮助被偷新生交了学费,而且一直资助他到大学毕业。
“当时大学生的花销虽然不多,但我的收入也不高,每月资助他的几百元都是我从工资里挤出来的。”程师傅说,第一个资助的孩子现在发展很好。“孩子经常和我联系,不定期来学校看我,尽管我多次强调,来看我可以,不要买东西,但他每次来都会买一些吃的、用的、穿的给我,挡都挡不住。”
担心大学生不接受资助,他谎称自己很富有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与被资助大学生的沟通、聊天过程中,程师傅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也跟大学生学到了不少知识。程师傅说,第一次资助大学生的快乐,坚定了他资助更多大学生的想法。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大门口工作一段时间后,程师傅被调到学校食堂负责安保工作。“主要是防止小偷溜进来,进食堂趁乱拿学生的书包、电脑等物品。”
在食堂巡逻期间,程师傅注意到,有一个学生总是坐在食堂的最边角“一个人吃饭”。细心的程师傅发现,这个学生面前总是一个素菜,一碗饭,而且穿的衣服几乎不变。
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后,程师傅断定,该学生家境贫寒,需要帮助。于是,他借故坐在这个学生对面,和其拉起家常。聊了几次后,程师傅基本了解了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也逐渐得到了对方的信任。
“这个时候,我很自然地提出了想资助他上学的想法。”程师傅说,他至今记得这个学生一脸惊讶的表情:似乎在说,你是保安呀,而且瘦瘦的,哪里有钱资助我呀?
看到对方半信半疑的样子,程师傅马上来了“机灵劲”:“我以前做生意的,很有钱的,你只管拿去用好了,如果过意不去,以后毕业赚钱了可以还我的。”程师傅说,现在的大学生心理微妙、想法多,如果不“装富”,真正需要帮助的大学生也不会接受他的帮助。
就这样,程师傅的“装富”言语打消了这个学生的顾虑,最终接受了程先生的资助。“后来,这个学生毕业赚钱了,要还我,我坚决拒绝了。我说:你现在正需要钱,好好工作,回报社会,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说到这里,程师傅爽朗一笑。
自此,当保安的程师傅在识别贫困学生的过程中,练就了“火眼金睛”。后来,程师傅资助的几个大学生大都是在食堂“精准识别”的,大多秉承“观察—识别—聊天—了解—资助”这个流程。
“也有一个是例外,对方是我在篮球场认识的。”程师傅回忆,有一年的秋天晚上,他在学校的篮球场边上看到一名男生在哭泣,就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男生说,他的父亲出车祸去世了,母亲又改嫁,自己的生活费成了难题,不知道未来在哪里。
“我对他说,困难总会过去的,上学花钱的事我来帮你解决。”就这样,程师傅一边安慰、开导这个学生,一边为他提供生活费和学费。“这个孩子很有出息,毕业后进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一直和我有联系。”
为保护被资助大学生隐私,资助款都是现金,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