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回湖北了再见,我的滞留酒店 [复制链接]

1#

走了,回武汉了。

武汉人向雪一家结束了长达51天的广州之旅,踏上归家的高铁。

“从年前开始,每天都有人过来,到现在还有多名湖北人。”自1月29日起,广州番禺钟村街道城市便捷酒店被列为全市22家湖北人定点接待酒店之一。与广州相似,湛江、深圳、江门等地相继公布了接收湖北籍旅客的定点酒店,湖北人们回不去,在广东住了下来。

不想,不少人这一住,就是50多天。滞留的日子漫长而又煎熬,他们渐渐学会了坦然地面对这段经历,以及尽快适应广州已经到来的湿热天气。

回家,回湖北,他们盼望着,也数着返乡的日子。

01/回武汉的日子,定了!

“你们要走了吗,回去吗?”

“对,回武汉。”

3月11日一大早,广州番禺城市便捷酒店5楼,电梯口第一个房间外被围得水泄不通。武汉人向雪一边把锅碗打包交给快递员,一边不厌其烦地回答湖北老乡们的问题。

从1月20日算起,向雪和表妹两家八口人,已经在广州滞留超过51天。终于,在滞留第52天的上午10时,两家人登上了G66,一辆由广州发往北京途径武汉的高铁,回家。

今年春节前,向雪与表妹两家人相约旅行过年,却不料因疫情滞留在广州。1月20日抵达广州当晚,向雪和丈夫带着母亲和8岁的孩子去长隆看了大马戏,来不及游玩更多地方,景区关门了。按照计划,向雪一行八人原本将在广州坐高铁到阳江,再从阳江到海陵岛,正月初六返回武汉……然而,这次旅行因为疫情最终搁浅。

“既来之,则安之。”2月1日,向雪在番禺钟村社区人员的安排下转入定点酒店——城市便捷酒店,开始为期14天的隔离生活。

隔离很快结束了,但回家却不知何时。这段时间,向雪加入了一些“在外湖北人”互助群,群里都是些滞留在外地的湖北人。不少人最近因为“42”开头的身份证号码感到困扰,还有人因为是湖北人被酒店拒之门外,无处可去。

向雪觉得,相比于群友,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在广州“没因为是湖北人而受到过歧视。”隔离期一结束,一家就能自由进出酒店。

“医院都关门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回家了?”每天,向雪不停刷手机,盯武汉的新闻,看着新增病例不停往下降,自家小区也已多日无新增,便开始到处打听“返汉攻略”。在湖北人互助群内,有群友不断分享如何返汉的流程和所需手续,向雪也依此着手准备。

根据武汉市2月10日所发布的通知,包括武昌、洪山、黄陂等多个区陆续发布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外人员返汉审核流程的公告》,开通了返汉手续的办理。

“一边准出,一边准入,就能回去。”说到返汉手续,向雪如此总结。这些天她拿到了3份证明:隔离证明、健康证明和返汉申请表。在广州钟村街道拿到前两份证明后,再填写返汉人员申请表发回给武汉所在社区,社区报给区防疫指挥部批准后,就可凭证明回家了。

手续齐了,交通如何解决?武汉封城以来,所有列车都从武汉飞站而过。“我们先买到长沙的票。”向雪最终决定参照群友的攻略“曲线返汉”,先到长沙,再想办法进武汉,到了武汉以后,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对接上,就能回家了。

02/牵挂着老父亲,慌了!

向雪一家走了,但城市便捷酒店内仍有上百名湖北人滞留。

城市便捷酒店店长辜济松回忆,起初,酒店并未拒收湖北客人,1月29日,广州公布了22家定点接待酒店名单,番禺城市便捷酒店在列,不少湖北客人就陆续找了过来,“从年前开始,每天都有人过来,到现在还有多名湖北人。”

2月20日之前,酒店五楼完全封闭,每天会有工作人员到酒店给旅客量体温做记录。最近两周,酒店封闭解除,客人们逐渐可以自由进出。但住在酒店六楼走廊尽头的黄小丽和女儿这么多天没出过酒店大门。

母女俩是2月11日住进这家酒店的。1月16日,黄小丽带着女儿从武汉出发,在广州转机,到马来西亚与丈夫团聚。回国前,黄小丽一直忧心忡忡,她早有耳闻,很多酒店不接收湖北人。落地后,她向机场的保安求助,最终打听到番禺的便捷酒店可以住。

“社区医生给我们测完体温,问了我们的行程,就让我们住进了6楼。后来我才知道,5楼住的全是隔离人员。”黄小丽感慨。

“一天块钱的住宿费还是太贵了。”黄小丽20多年前就下岗了,一直在黄冈打零工,回不了家,经济来源就断了,女儿今年大学毕业,原本打算探亲之后回家考驾照,开年就开始找工作,如今也耽搁了。

和大部分旅客一样,黄小丽如今只能通过叫外卖解决吃饭问题。为了节省开支,她把酒店提供的早餐分成两餐吃,晚餐才叫外卖。在广州的一个多月里,黄小丽还是吃不惯这里的食物,“我们一般买粉面,能填饱肚子就行。”

没事时,黄小丽就和老乡们拉拉家常。楼下住着一个七旬老婆婆,同是黄冈人,两家人相约到时候一起回湖北,但对于什么时候能回、怎么回,黄小丽心里也没底。

黄小丽每天给老家的社区、总指挥部、交通部打电话,不同于武汉早早公示的返汉流程,社区迟迟不同意黄小丽回去。

如今,黄小丽最牵挂的还是家中80多岁的老父亲,她每天打电话回家,但已经有近两个多月没见过父亲的面了。父亲行动不便,家里只剩姐姐一人照料,黄小丽还是不放心。“这辈子从来没离开黄冈这么久,我很想他。”

03/女儿不想回去,惯了!

广州的回南天渐渐到来,沉闷的空气让住在酒店的湖北人不得不打开门窗透气。

大何在开视频会议,他的妻子王老师在武汉一所高校任职,正对着屏幕给学生上网课。

和滞留在此的湖北旅客一样,如今,这对武汉夫妻渐渐习惯了目前的生活。

相比于一个月前,他们淡定了很多。1月21日,他们开车来穗旅游,无奈滞留于此。起初,过不惯天天待在酒店的生活,大何一度想要“逃”回老家。1月28日,大何和妻子商量,“武汉回不去了,咱就回河南”,随后两人打算开车离开广州。

谁知,车子刚开到英德,大何就被叫了回来。社区的人打来电话质问,为何擅自离开酒店。十分钟后,钟村派出所再次给大何打电话,要求其即刻返回,否则将在高速上进行拦截。“我们当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掉头返回。”

那天,是夫妻俩第一次去派出所,民警详细地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的行程,回到酒店已是夜里。

“知道暂时回不去,就该想想怎么在这里生活。”解除隔离之后,大何和妻子买来电脑,布置出一个简易的办工台,从网上买来教材,在阳台开辟了一块空间作为女儿的书房。平时一家人在酒店房间里办公学习,周末就开车到广州各个景点游玩。

“宝墨园、二沙岛、白云山……我们都去了一趟。”大何感慨,自己此前从没有对武汉之外的其他城市如此熟悉,几十天来他已经开熟了广州大道,买东西去天河。

武汉人会被歧视吗?大何回答,在广州并未感受到。去宝墨园游玩时,工作人员看到大何开的鄂A牌照的汽车就前来问询,然而,当大何出示了随身携带的隔离解除证明后,工作人员顺利放行。

在大何桌子上,盖了章的返汉申请表被整齐收纳起来,这是大何一家人回家的通行证。

何时回武汉?大何一家人却有着不同的态度,“大人们急着回去开工,小朋友却还想继续待在广州,她挺喜欢这里。”

“我们已经给广州人民添麻烦了,但大家还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说起连日来被照顾的隔离生活,王老师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作为首批进入定点酒店的家庭,酒店免收了隔离期的住宿费,还给他们换了一间稍大空间的房子,街道工作人员送来了桶、盆、毛巾等生活物资和钟村的特产花生。元宵节那天,他们还吃到了汤圆。

04/总能碰到好人,暖了!

午间,酒店五楼的角落里二胡声一响。同楼的住户就知道,老易练琴了。

湖北随州人老易当年可是村里文工队的队员,来广州看儿子,也不忘带上陪伴自己多年的胡琴。到广州后,老易起初住在儿子家中,一周前,家里又来了人不够住,老易又回不去湖北老家,不得不和妻子来到酒店暂住。

“流浪歌,最近他老是拉这曲子。”陈姨望着老伴叹气,“咱这可不是像在流浪嘛”。

56岁的王声汉来广东做了33年生意,会说一口流利的粤语,他有20年没回武汉了,今年春节本该是自己返乡的时候。“生意失败了,想着家里还有亲戚,回武汉算了。”

春节前,王声汉从东莞来广州,原本打算到钟村一带找老友拿点路费后就从南站坐车回家。谁知,一不小心,钱包手机都丢了,又遇到疫情,王声汉就成了“流浪汉”。

王声汉开始了在广州四处流窜的生活,最后辗转住进了这家湖北人滞留酒店。

每天上午,王声汉都起得很早,他下一楼拿稀饭和馒头,早上把饭汤喝掉,中午就啃馒头。

偶尔会有好心人过来帮给房租,给王声汉顺便带一餐饭。

这些天,王声汉体会过流落街头的寒意,却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他总结这段流浪之旅,“就是总能碰到好心人。”

在王声汉的房间里,除了一身衣服外,其他东西都来自他人的捐赠。“口罩是钟村街道办的温主任给的,烟是那天楼上的老乡留下的,衣服是一个服装店老板送给我的……”

王声汉总一遍遍盘算着自己回武汉的计划,还不时念叨起帮助过自己的人。他说回武汉找到家人安定后一定要回来感谢,“有位北京路派出所警号‘’的阿sir,他说他帮不了我太多,还是给我塞了块钱。”

听到王声汉的遭遇,酒店里一位年轻人给他留下块,王声汉没有拒绝,只是追出房间问,“你叫什么名字?”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