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治好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m/大家好,这里是的七。一个喜欢历史的理科生。
霸:即诸侯的老大,其职业名称为会诸侯、朝天子,实际的情况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西周灭亡,进入东周后开展了各种折腾(春秋战国),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力衰弱,老大权威不再,已经无法领导小弟们。小弟们一看老大快不行了,于是相互之间打架,都想做代理老大。
关于“春秋五霸”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说法,本文采用熟悉的太史公《史记》--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秦穆公嬴任好
秦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虽然也是诸侯之一,而且还肌肉不错很能打,但与其它高贵的姬姓诸侯比起来,秦这个后封诸侯,稍微有那么一点“文化自卑”。
秦和楚这两后封兄弟因为地处偏僻,被中原其它诸侯称为“蛮夷”。
在诸侯歧视的目光中,也激发了秦国奋起的决心,秦国地处西方,负责抵御西戎对中原的侵略,总的来说,保安这份工作秦干得不错。
也许是与中原诸侯在文化习俗上的差异,秦国人非常团结,且家庭和睦。
秦德公名赢嘉(不知道古时候有没有人生赢家的说法),他有三个儿子,老大赢恬,老二赢载,小儿子赢仁好,兄弟三人关系很好。
秦德公去世后,位置传给了老大赢恬(秦宣公),秦宣公去世后,虽然他有九个儿子,但位置却传给了老二赢载(秦成公);
等秦成公去世了,他也跟老大一样把位置传给了老三赢仁好,就是今天的主角,秦穆公。
三兄弟
被老爹和哥哥们寄予厚望的秦穆公在接手祖传“保安队长”一职后,想成就一番霸业。(不想当董事长的保安不是好保安)
于是对秦国目前的处境和其它诸侯国的势力范围进行了分析,当时天下大国主要有秦国、楚国、晋国和齐国。
齐桓公是被周天子官方认证的中原霸主;楚国地处南方是诸侯眼中的“南蛮”;晋国是根正苗红的姬姓大国;秦国在各诸侯眼中就是保安队长,是周天子用来抵御西戎的。
从地理位置上看,秦被周天子、晋和楚挡住了中原去路,这如何才能成为中原霸主,连话都传不出去,况且背后还有西戎地区武装势力的骚扰,可谓是进退两难。
为了突破封锁线,秦穆公选择相信亲情的力量,采用了与姬姓大国晋国联姻的方式来打开通往中原的道路。
然而有时候现实就是这么魔幻,晋国内部出现了问题,自从岳父晋献公去世之后,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详细情况请看重耳那篇)。
由于晋国的领导人不断更换,秦穆公根本找不到稳定的投资对象,不过我们的秦穆公是个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人。
在秦穆公的观察下,相比公子重耳他认为夷吾是个“老实人”,他扶持夷吾继位,希望通过这个老实人来实现秦国称霸中原的梦想,结果秦穆公的眼光不咋地,夷吾这小子是个白眼狼。
这也难不倒我们善于解决问题的秦穆公,再把夷吾一通“教育”之后,秦穆公把夷吾的儿子圉接到秦国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并把自己的女儿怀赢嫁给他。
虽然秦穆公觉得亲情是重要的,但对于常年争权夺利的姬姓来说,亲情不是很重要,继位后的晋怀公跟他爹一样又是一个白眼狼。
无奈之下,秦穆公只能另想出路,于是又扶持了一个晋国公子上位,就是晋文公重耳,尽管经历了失败,秦穆公仍然坚信亲情的力量。
为了保险起见,秦穆公一次性嫁了五个同宗女子给重耳,其中还有怀赢。
重耳回国继位后,不像前两任吃干抹尽不认账,晋文公兑现了和秦国联盟的承诺,终此,秦晋之间的关系总算稳定了下来。
之后,老天给了一次称霸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叛乱,周襄王发出了求救信号,秦穆公一看称霸中原的机会近在眼前,于是立刻准备勤王救驾,但是被晋文公抢先一步。
后面就是晋文公一路开挂成为中原霸主。(详情见重耳那篇)
城濮之战的时候,因为郑国协助楚国攻打晋国,再加上重耳流亡时,曾遭到郑文公的无礼对待,所以重耳准备新仇旧恨一起做个了断。
于是晋文公拉上老丈人秦穆公一起讨伐郑国,此时的郑国在晋文公眼里已经是案板上的死鱼了,想怎么切就怎么切,毕竟是两个大国联合攻打一个小国,怎么开心怎么来。
但晋文公怎么也想不到秦穆公这个浓眉大眼的背叛了自己。(烛之武退秦师)
经过烛之武的一番游说,秦穆公不仅退了联盟,还派出了“安保大队”给郑国站岗放哨。
晋文公是个有脑子有格局的人,首先当年受到秦穆公的恩惠又反目是不仁,再者失去盟国再树敌是不智,其次放弃和谐制造动乱是不武。于是晋国便撤军了。
后来,晋文公和郑文公同年去世,晋国忙着料理丧事和新君继位,而秦穆公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秦国掌握了郑国都城的城防图。
在称霸中原的诱惑下,秦穆公不顾秦、郑相隔一千多里地,仍然发起对郑的“偷袭”。
果然“偷袭”不成,“安保大队”撤退,在回去的路上,“安保大队”想着不能白来一趟啊,于是就顺手灭了姬姓小国滑国。
这时候,由于晋文公的死去,晋国在办丧,各路诸侯都前来吊唁,只有秦穆公没来,继位的晋襄公一打听才知道,秦国这群乡巴佬竟然去攻打郑国了。
晋襄公当即感叹道: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于是在崤[xiáo]山埋伏了一手,晋军着孝服全歼安保大队,史称崤之战。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秦穆公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晋国。
三年之期已到,秦穆公亲自率领“安保大队”渡过黄河讨伐晋国,结果晋国拒不出战,一个月愣是没找到晋国的主力部队在哪。
无奈秦穆公只能回国,此生再也没有进军中原。
称霸中原的行动不见成效,秦穆公只能向西发展,秦出征西戎,五年吞并西戎二十余国,很快就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为四百年后秦一统中国奠定了基石。
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甘肃临洮),北至朐[qú]衍戎(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穆公赵霸西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