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故事我们夫妻将俩儿子培养成大学生,最后的 [复制链接]

1#

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道理是如此,但让一对农村夫妇供养俩儿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费用。还是非常吃力的。

农村计生工作抓的很严,俩儿子相差不大,意味着我们夫妻俩将面临一笔巨额的罚款单。小儿子出生之后,我们一家东躲西藏,也没逃过这笔罚款。

罚是罚了,日子还要过。我跟我老婆看着俩儿子一天赛一天地长大,高兴在眼里,急在心里。儿子都是建设银行,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哪个不需要花钱,更何况我跟我老婆都希望俩儿子能有好出息,于是铆足了劲干活,就希望将来能有个学上,能有个好工作干。

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夫妻俩只要有时间就看着俩小子做题学习,没事了就去学校问问老师表现如何。还好,这俩小子也算心里有数,一直在班级里考的还不错。我跟我老婆心里也清楚,俩孩子智商一般,只要不到中等,都能接受。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天才,第一名只有一个,逼急了学不明白还是学不明白。

等到孩子初中毕业,我们夫妻俩商量再三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到县里学费高但师资力量强的师范学校就读。想着孩子考试成绩都是班级里前几名,应该问题不大。

可事情哪有那么顺遂,到了高中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我跟妻子头供地,又是请家教,又是送补习班,这俩孩子还是在高考落榜。咬了咬牙,让孩子复读终于考上了本科学校。

三本跟大专分数差的不多,但说起来一个是本科一个是专科,那就是不一样。虽然不是什么著名大学,名牌大学。但是两个孩子都考上了本科,也是村里值得摆酒的事。来祝贺的人无不称道,说什么“祖坟上冒青烟”啦,什么“鸡窝里出金凤凰”啦,什么“日后等着享清福”啦之类的话。

这些话捧的我们飘飘然,老婆眼见俩儿子都出息了,更是像是个机器一样没日没夜地运作了起来。凌晨三四点蒙蒙亮,老婆就到地上收了菜去隔壁镇里卖。白天回来施肥驱虫除草,下午闲点了做做缝补缝纫的活赚点零钱。到了晚上,给外出打工的我做饭做菜。我身兼两份工,白天做洗车,晚上回家吃了饭又去工厂值夜班当保安。

大学生活真的是个无底洞,在老家我们夫妻俩生活已经不能用拮据来形容,家里可以说一清二白,吃的东西往往连着几个月不见荤腥。只有等儿子们寒暑假回家,不用月月掏生活费,才算喘口气。没几天,又得忙乎起来折腾假后的生活费跟学费。

好不容易挨到这俩小子大学毕业,我跟老婆心想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没成想,噩梦只做了一半,要熬的日子才刚开始。

先说说大儿子,大儿子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执意要留在外地继续找。我跟老婆最初还觉得这大儿子还挺上劲,于是毕业后仍旧月月打生活费过去等他找到工作。

生活费从八百到一千,一千到一千五,一千五到两千。什么要租房啦要面试啦,只要大儿子一张嘴,第二天生活费立马汇到。我心想这也不是办法,找了亲戚找同乡,卖了一万个面子总算给他在市里找到了个相对体面的工作。

起初工资一个月四千,坐办公室。这对我们老两口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至少不用风吹日晒,可大儿子工作是工作了,每个月仍旧会打电话要钱生活。我们也咬咬牙照旧给了。到了第二年,大儿子工资涨到了五千多,还是会打电话过来要钱。我不由得去问,大儿子理所当然地回答我:“吃饭,租房子都要钱啊,一个月五千现在可真不够,我都不敢买新衣服。每个月烟钱都不够了。”

眼见大儿子花钱这么厉害,我又找到那个亲戚去问大儿子现在工作情况,没想到那个亲戚说:“你家老大实在是太懒了,上个班都上不明白……老板怪我怎么推荐了个这么个活宝进来……”

眼见大儿子似乎也就只能这样了,我又拉下脸来求亲戚给说说好话,拿出钱来送送礼,就希望是别丢了工作。

二儿子那边倒是没张口要过钱,偶尔来电话也是报喜不报忧。我跟老伴一直觉得二儿子也算是有出息了,时常听到二儿子有了女朋友啦,准备升职的好消息。虽然一分钱没往家打,至少自己吃穿够用。

就在这节骨眼上,发生的事情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彻底让我没了希望。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