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政策)。“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划分为学科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和非学科类(体育、艺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培训,从各个学龄段、从学科类到素质兴趣类的所有培训内容,在准入门槛、业务开展时间、资本运作等问题上均做了详细规范和限制,明确提出要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业,要求各机构严禁占用休息日、节假日、寒暑假进行学科类培训。
政策的重锤落地,让学科类线下校外培训机构按下“暂停键”,也宣示着教培行业的“旧航海时代”终结。如今,距离“双减”政策出台已半月有余,昆明的政策落地情况如何?校外学科类教培机构将何去何从?本报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在“双减”政策影响下,昆明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或夹缝求生,或寻求转型,或转让退出。
学科类培训
紧跟政策调整转向谋划新发展
对于学科类培训,“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双减”政策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和部分家长来说是一次大的变革,记者走访了昆明市多家校外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均表示坚决拥护“双减”政策,并且紧跟政策和各地即将出台的具体措施,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
据了解,接到“双减”政策通知后,市内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已停止招收新的学科类培训学生,而对于已经签约的在读学生,一些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会履行合同正常上课,如何解决学生的后续培训需要等待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和执行细则。对于未来的发展,各家校外培训机构也表示,接到通知后及时做了新规划和转型准备,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机构要存活下去,根据政策进行素质类教育的拓展或者其他内容培训的规划势在必行,但也需要量体裁衣。”
非学科类培训
监管力度加强预计将清理大批不合规机构
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双减”政策明确,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多址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
昆明阿贾克斯足球学院校长李强认为,“双减”政策的出台,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注重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释放教育的公平性,让所有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公平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昆明嘉娜舞蹈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非常支持“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这是真正做到为学生减负,给家长减负,让学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去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李强表示,“双减”政策表明了国家此次规范培训机构的决心,他认为,不论是非学科培训还是学科培训,现在市面上有许多资质不全,违规办学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双减”政策落地后,由于违规办学的成本变高,将会自然“出局”,与此同时,他预计有关部门下一步将对这些机构从严处理。
嘉娜舞蹈学校负责人预计,今后昆明市有关部门将会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对校外培训乱象进行严格治理,整治不合格的培训学校,取缔非法经营的培训机构。他预计,此次行动将会清理掉昆明市一半以上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培训机构,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外培训环境,让校外培训活动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届时校外培训将会呈现出新景象。
学科培训转向非学科培训
素质教育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双减”政策出台后,许多学科类培训机构开始积极转向非学科类培训,云南新东方培训学校表示,新东方是一家综合性教育集团,集团的项目包括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在线教育,出国咨询等各个领域。新东方在收到“双减”政策通知的第一时间,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可以开设的原有课程项目的基础上,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