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称霸世界的外卖
TUhjnbcbe - 2025/2/21 21:06:00
有哪些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m/

近期,我迷上了纪实文学。所谓纪实文学,就是客观真实的还原现实生活,通过种种纪实文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生活、工作状态,通过书籍“体验”一把自己这辈子可能都无法接触到的别人的人生。

强烈建议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们多读读乱七八糟的纪实文学,这样思想就不至于太狭隘。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它很大,可以有很多种人、很多种活法,这样的书看多了,自然就能包容更多东西。

也许很多人知道中国外卖称霸世界,跟支付宝、高铁、共享单车一起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堪称奇迹,但是对于外卖这个行业,尤其对外卖员的了解却极其有限。

刚好近期所长近期看到《中国外卖》这本纪实书籍,可以跟大家好好分享分享。书如其名,讲的就是对国内各种外卖小哥的采访。这个外卖,不仅仅局限于餐饮,京东到家、叮咚买菜、永辉生活这样的一切帮你把东西送到家的,都可以称之为外卖。

现在的我们基本上已经离不开外卖了,尤其是在极端天气或突发情况时,外卖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举个例子,去年夏天,重庆高温不断,高到什么程度呢?连续一个月43-45度,山都烧了好多座,需要开飞机去救山火,那阵子我还发了个朋友圈,自嘲为啥最近没有蚊子咬了,因为都被热死了。

这样恶劣的天气谁都不想出门,我每周都要点好多单外卖,用永辉超市送蔬菜水果日用品,用瑞幸点咖啡、面包,用美团点罗森等餐饮便利店商品……

总之就是尽可能减少出门次数,一出门就是滚滚热浪,感觉身上的毛都要被烫焦了。

这样的恶劣天气,还好有外卖小哥们不辞辛苦地奔波,不然,真的很难想象这种日子该怎么过。

外卖小哥众生像

说起外卖小哥,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困在系统中的人”,他们辛苦、操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按系统指示动作,他们被困在系统里,看不到未来。

甚至我们也会时不时当个键盘侠替外卖小哥打抱不平,把“操控”他们的平台看作剥削者,痛骂平台不道德,压榨劳动力。

之前我的确有过这样的看法,但自从看了这本纪实文学,所长的想法变了。

书中绝大多数被采访的对象,都感谢外卖这个东西的存在,而非我们所想的他们是被迫被压榨。

根据饿了么与美团的调研报告,外卖骑手有90%以上为男性,80%以上来自农村,60%以上都出自国家贫困县;有超三分之一的人在工厂打过工,有超三分之一的人做过小生意。

书中一开头采访的一位小哥来自国内某省级贫困县,之前和媳妇双双在服装厂打工。按照小哥的话说是,自己是流水线上的一环,每天要在机台旁从上午8点坐到晚上九、十点钟,经常加班到半夜十一二点,因为是流水线,工序一环套一环,所以自己不能停,因为自己一停后面的人也只能被迫跟着停,耽误所有人工作赚钱,即便再辛苦再累,也不得不一直在那里坐着干活,一个月收入还不错有多元,但着实伤身体,没多久就干出了腰间盘突出,晚上睡觉痛得不行。

身体太痛苦,晚上睡不着,白天效率自然会低下,而白天的久坐又会加重自己的病情,后面发展到不论这位小哥想不想,服装厂的工作都不能干了。

可是怎么办呢?没有文化(初中水平),能干的活要么是久坐,要么就是久站,最重要的是,还拿不到元这样的高薪,自己又要养家(两个子女),该如何是好?小哥说自己那段时间感觉人生都是灰的,看不到希望。

正在绝望的时候,小哥看到外卖的招工广告,收入8-10k,上不封顶,于是,小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加入了外卖大军。

一开始的确很辛苦,尤其是晚上,道路看不清,导航又靠不住,经常原地兜圈,迟到了还要挨顾客骂和系统的罚款,一天根本跑不了几单,收入照广告说的8-10K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慢慢地,跑多了就跑出经验了。比如,接到订单后,不要没头没脑跟着导航走,要先在地图查准位置,避免多走冤枉路,很多小区很大,里面像迷宫,导航根本没有用,这时就需要将小区门口的鸟瞰图拍下来琢磨一下,哪个门进去离客户更近,有没有小路,还需要学会和保安沟通,因为很多小区不让电动车进去,不靠电动车单靠腿走过去,大概率就会超时。

到第二个月的时候,这位小哥的跑单量就上来了,月收入能超过,而且最神奇的是,跑外卖后,他的腰间盘突出好了,甚至肾结石也没了,至于啥时候好的,他自己都不清楚。

至于为什么,他说可能因为之前在服装厂打工一坐就一整天,最多中午吃饭躺一下伸伸懒腰,坐到深夜下班,吃点零食就睡觉了,一整天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但送外卖一会跑一会走一会坐,一直在运动,支付宝显示他每天要走三万多步,正是这样频繁更换姿势的锻炼以及大量喝水,让自己的多年老毛病好了,这位小哥还说,别人是花钱锻炼,他是通过锻炼赚钱,蛮好的。

到接受采访时,这位小哥已经可以做到每天跑70、80单,假设按每单5-7元收入计算,这位小哥的月收入应该在1-1.5万。

其实,从书中第一个小哥的采访就能看出来(书中后续的小哥们很多也都类似),外卖小哥大约是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来自较贫穷地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只能从事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工厂的流水线工人、餐厅服务员、保安,这位小哥在的服装厂收入已经算不错的了,书里后面介绍的从事工程流水线的工人、服务员等职业普遍收入也就3-4千,甚至还有1、2千的,劳动强度一点不比外卖低,重点是非常伤身体,他们大多都有职业病,吃的算是青春饭,也很难有职业提升的空间。

对于他们而言,外卖不失为一条出路。虽然很辛苦,要面对刮风下雨、高温酷暑的残酷天气;要面对不讲道理,没有丝毫同理心的奇葩客户;要面对不懂变通,只知道按数据和算法做判断的系统;要面对手提好几桶水,脖子上再挂袋米的繁重体力活……

但只要挺过头两个月适应期,肯动脑子(记路、与保安攀交情、电动车没电灵活处理、与同行交流小路、不一味听导航自己规划最佳配送路线、规划单次最佳配送单数、明白如何同蛮不讲理的顾客打交道……)月入上万还是不难做到的。根据一些单王的经验,只要保持电动车时刻有电,规划好路线,也没必要争分夺秒抢红绿灯。

外卖比起其他体力劳动(请注意所长这里说的是其他体力劳动),一是收入天花板更高(书里还有在杭州买房的外卖小哥案例);二是时间灵活,遇上突发事件可以暂停工作(如生病或其他大事),不愁因需要请假而丢工作;三是上手快,只要是个人就能做,并且很快就能做没有门槛(在工厂做流水线都还需要不少时间培训,跑个滴滴还需要驾照);四是有上升通道(脑子够灵光肯思考,不乏有能做到城市经理的)。

书里就记载了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上海本地白领,因不满长期在体制内温水煮青蛙转身去做外卖,一步步从基层外卖小哥到调度到站长到区域经理最终做到了上海城市经理,全程只用了31个月,在书中他如此说道:自己的成功完全可以复制。

最后

根据相关数据,年,我国外卖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亿元,不出意外,这个市场年就会突破万亿大关。

由下图可知,截至年,光是美团和饿了么的总骑手数量就超过万人,加上京东到家、永辉生活、叮咚买菜等乱七八糟的“外卖平台”,预计有超万人或专职或兼职从事着骑手工作。

这群骑手对于我们而言,可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经常会和他们打交道,但交流也就仅限于电话中那几句,“你的外卖到了”、“祝您用餐愉快”……

他们因为什么走上了送外卖这条路?他们在城市中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在跑单过程中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他们的家庭生活又是如何,对外卖这份职业如何看待,对自己的现状是否满意……这些我们一概不知。

非常感谢《中国外卖》这本书,让我得以看见外卖小哥这个平时基本接触不到的群体的生活,通过他们,可以对中国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发展极不均衡的大国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称霸世界的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