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这部拍了56年的纪录片,让每个人都看到了
TUhjnbcbe - 2021/10/22 23:46:00
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

“GivemeachilduntilheissevenandIwillgiveyoutheman.”

——“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可以看到他成年后的样子。”

这是英国的一句谚语,意思类似于中国的三岁看老。

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被这句谚语启发,从年开始拍摄一部名为《人生七年》的纪录片。

他挑选了14个出身截然不同的7岁孩子,分别来自上流富人家庭、中产家庭、工人家庭和贫困福利院。

这部纪录片从年播出第一集,每七年回访他们一次,上个月播出的最新一集中,这些“孩子”已经63岁。

纵使导演最初想通过追踪他们一生,证实自己“阶级固化”的构想和批判,而观众们更多的感触,早已经转变为观察他们的人生轨迹,同时找到对自己人生的反思。

这或许也是《人生七年》这部持续了56年的纪录片,每一集都在豆瓣上有9分高分的原因。

出身改变了什么

这些孩子7岁的时候,我们能明显看到来自他们身上阶层、出身的印记。

从出生开始,最明显的区别,是每个人能够接受到的教育资源天差地别。

典型的富家女Suzy,7岁时的生活是学芭蕾、喝茶、看电视,平时有保姆照顾起居。当被问到对有色人种有什么看法时,她说,她不认识有色人种。

三位富家公子John、Andrew和Charles,他们从小上私立学校,7岁时就在读《金融时报》,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读书。

来自工人家庭的Tony,从小就“傻傻地快乐着”,他在路上跑着跑着不小心摔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开心地向前跑。他课后时间最喜欢的活动是“打架”,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当一名赛马场上的骑师。

农场主的儿子Nick,生活在偏远地区,每天只能到家4公里外的只有一间屋子的小学上课。

来自福利院的两个孤儿孩子Paul和Symon,被问到未来想上什么大学时,一个孩子露出疑惑的表情反问:“什么是大学?”

还有来自普通家庭三姐妹Sue、Jackie、Lynn,来自中产阶层的Neil、Bruce和Peter。他们有的人理想是去非洲当牧师,帮助贫困的人,有的人想做宇航员。

当有人一出生就有人保姆照顾,被父母规划好升学路线时,有人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领养到新家庭,更不用提未来。7岁时的教育、见地、人生规划,这些是他们一出生就决定的,也是导演想证明的“阶层差异”。

出身没有改变什么

《人生七年》播出这么多年,能获得全世界各地观众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部拍了56年的纪录片,让每个人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