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3·15。从昨天开始,已经陆续有媒体开始爆出各种假货、服务欺诈等等新闻了。今天是正日子,估计会有更多猛料爆出。
但是,年年3·15,年年假货那么多,不能不令人发问,那么多监管部门去哪里了?
作为大昆明的一份子,你知道昆明哪个商圈投诉举报最多?昆明消费者对哪个行业最不满意?哪个行业潜规则、霸王条款最受诟病?……3·15历来是盘点一年消费市场的窗口期,让我们来看看昆明市首份消费维权报告(该报告的权威大数据均来自昆明市工商局)。
商圈之最小西门商圈投诉举报量最高
去年,昆明市共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7.4万余件。报告显示,消费者诉求量排名第一的是盘龙区,占全昆明市总量的3成多,其次是官渡区、五华区、西山区。
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因此对昆明市主城区九大商圈的投诉举报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西门商圈的投诉量最高,为件,占所有商圈投诉的30%。万达商圈排在投诉量的第二位,共件,占17%。其次为:三市街商圈、北市区(财富中心)商圈、昆明站商圈、白塔路商圈、经开区商圈、滇池路商圈、呈贡商圈。
举报量方面,小西门商圈依然排名第一,其后依次是:万达商圈、昆明站商圈、三市街商圈、北市区(财富中心)商圈、白塔路商圈、呈贡商圈、经开区商圈、滇池路商圈。
分析称,小西门商圈、万达商圈、三市街商圈的投诉举报量比较高,是由于这三个地方是昆明市主城区内零售商业最为活跃的区域,因此以前产生的消费纠纷也较多。
投诉之最宽带业务去年被投诉次
昆明市去年接到投诉1.08万余件,同比增长.51%,比年增长.34%。
投诉主要集中在与消费者生活息息相关的宽带、手机、汽车,这三样也占据了前三位,投诉的商品主要集中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投诉的服务主要集中于电信服务,各类产品的售后服务。
按照前11个月的数据显示,“宽带”被投诉的次数最多,为次,占27%,主要原因是网速不稳定、网速不够、安装问题、经常断网。其次是“手机”,为次,占24%,被投诉的主要原因是质量问题,屏幕问题、异常扣费扣流量、所购手机为翻新机等问题。“汽车”被投诉次,占18%,主要被投诉原因是购车质量问题、宣传不符、购车修车乱收费,押金未得到返还、购车不给合格证不能落户等问题。
举报之最餐饮业无证经营问题最突出
数据显示,“无照经营”被举报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虚假宣传,第三是价格欺诈。
“无照经营”案件主要集中在服务行业,主要涉及餐饮、美容化妆品、网吧等。其中,餐饮业最多,占“无照经营”案件的53%;美容化妆品行业第二,占20%;网吧第三,占15%,其他行业占12%。
商品类消费举报仍是主流,主要涉及假冒伪劣和价格欺诈。举报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食品、家居用品、服装(含鞋帽)、电子产品和化妆品。其中,食品举报量位居商品类首位,举报主要原因涉及无证经营、缺斤少两等方面。家居用品类居第二位,主要原因涉及假冒伪劣。
服务类消费举报主要涉及价格欺诈和霸王条款。举报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餐饮住宿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文化娱乐、互联网服务和电信服务。年餐饮住宿服务举报量遥遥位居服务类首位,约占服务类举报总量的四分之一(25.1%),举报主要原因涉及无证经营、价格欺诈、霸王条款等方面,占餐饮住宿服务类举报量的65.36%。
问题之最汽车投诉最多占比21.27%
商品类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商品依次是:汽车、手机、房屋、翡翠和鞋子。其中,汽车和手机投诉高度集中,约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三分之一(30.84%)。投诉主要涉及质量问题、假冒伪劣、售后不到位、退款困难等方面。其中,被投诉最多的是汽车,共件,占商品类投诉的21.27%,季节性特征明显,主要原因是购车质量、所售卖汽车与宣传不符、购车修车乱收费,押金未得到返还、购车不给合格证不能落户等售后问题。手机被投诉件,居第二位,占9.9%。其次是房屋、翡翠和鞋子,分别占3.33%、2.71%和2.7%。
汽车方面,从各月份投诉量走势图来看,3月份投诉量最小,7月份投诉量处于高位。投诉聚焦在质量问题、售后不到位、退款困难三个方面。手机位居商品类投诉件,月均投诉量50多件,投诉聚焦在手机质量问题和售后退换机困难。房屋投诉件,消费纠纷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和定金退款困难或拖延。
消费必备!60个实用投诉电话就餐遭遇霸王条款,旅游碰上黑导游,网购遇到不诚信卖家,买到假药或不安全食品,被垃圾短信骚扰……遇到这些情况,怎么投诉最直接、最有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0个投诉举报电话在此,购物旅游、金融服务、交通出行……总有你能用到的↓↓↓
来源:都市时报、人民日报微博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END
云南今年拟开工23个高速路项目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新闻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