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昆明盘龙同心协力勇担当共建共创文明城
TUhjnbcbe - 2022/8/7 17:32:00
白癜风治得好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2/5837478.html

盘龙新貌。

盘龙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务服务“一窗式”三级联动综合办理平台。

盘龙区*务服务中心“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群众。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全国文明城市是公认的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是一张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在创建工作中,盘龙区切实扛起担当责任,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创建工作的根本标准,将“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理念落到实处。

这一惠民理念及一系列为民着想的措施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支持和赞同,使全区百姓在整个创建工作中,以主人翁精神自觉、自愿参与进来,真正成为创建的主体,为盘龙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创建模式

“”模式聚焦聚力助力创文

多年来,盘龙区委、区*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坚定的目标,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成立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建立9个专项工作组、12个督查督导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向上对接市创文总指挥部,向下做好全区部门与街道间的纽带桥梁,向内指导全区开展创建,向外联系第三方测评机构指导工作。

工作中,坚持“”创建思路,不断强化创建措施,落实创建标准,聚焦聚力、强势攻坚,积极探索形成文明城市创建“盘龙模式”。

“1”即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利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为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

健全“5”大机制,包括:组织领导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包保落实机制、监督问效机制。

提升“8”大环境,即打造更加高效廉洁的*务环境、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更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更加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

实施“10”大行动,包括:实施文明新风促进行动、文明家园整洁行动、文明交通提升行动、文明养犬自觉行动、文明窗口服务行动、文明餐桌光盘行动、文明守信教育行动、文明单位(校园)结对行动、文明旅游提质行动、文明单位(校园)结对行动和志愿服务引领行动。

在制度保障方面,盘龙区筑牢制度基础。先后印发了《盘龙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冲刺阶段建立区级领导网格化包保社区创文工作责任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昆明市盘龙区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年)》《盘龙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六个不滑坡”推进“六个持续提升”的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从制度层面为各项创建工作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按照全域创建要求,构建“1+1+1+X”(区级领导包保责任人+职能部门包保责任人+街道包保责任人+志愿者等机动包保责任人)的“四级”包保落实机制,全面实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明确责任人、细化工作任务,确保每个区域有人负责、每项工作有人管、每个细节做到位。

盘龙区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近年来投入资金用于宣传氛围营造、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同时从全区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区创文办,确保创文中枢人员充足,并且在全区12个街道配齐宣传委员、文明专干。举全区之力,优先保障创建工作经费、人员到位。

此外,还建立常态化监督指导机制。一方面健全完善区级领导周督查制度,除12个督查督导组开展日常督导工作外,区委常委班子成员坚持每月开展实地暗访督查。另一方面委托第三方测评机构进行常态化实地点位测评。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市民巡访团”“市民看盘龙”等监督作用,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

行动落实

创文与惠民工作相融合

年,王旗营社区全面启动城市微改造工作,投入万元对小区内21个庭院进行改造提升。如今,王旗营社区旧楼穿上新衣,路面干净平整,绿化整洁有序,环境卫生状况改善,实现了路平、水通、灯亮、绿美……

“现在,路面平坦了,花坛里栽种了花草,小区还有固定的晾晒区域和健身器械,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里,居民脸上都是灿烂的微笑!”市民王桔英笑呵呵地说。

近年来,盘龙区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盘龙区惠民利民工作相融合,切实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效。

打造更加高效廉洁的*务环境。率先在全省推行*务服务“一窗式”三级联动综合办理平台,由原来的个事项,重新梳理增至个事项,三年来“一窗式”共办理件,区、街道、社区窗口累计办结件;率先实施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全城首家试点(昆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盘龙登记处金星办证点)于年8月22日正式实行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推进“最多跑一次”,年公布区级“最多跑一次”事项项,近三年来全区办结“最多跑一次”事项共件。

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成立58人的法治宣传教育讲师团,开展法律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场次。打造野鸭湖法治主题公园、滇源民族法治广场等5个法治主题公园和2个法治主题广场。开展民主法治社区(村)建设工作,现有省级民主法治社区(村)3个,市级民主法治社区(村)87个,把法治教育融入到生态景观和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群众对法治入眼、入耳、入心。

打造更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实施集贸市场评星定级,年印发了《盘龙区集贸市场评星定级考评办法》,通过46条细化指标对集贸市场进行考评定星,对考评合格的市场分别授予“三星、四星、五星”星级,并根据评星等级给予奖励,不合格的集贸市场将给予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直至关停,并根据考评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惩处。

打造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印发了《盘龙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整治提升“双百工程”工作方案》,按照“七个一”的整治方法对个居民小区进行了整治,按照“四个到位”的整治标准对个背街小巷进行了整治,年至年,全区投入资金万元用于小区微改造工程,年按照“设施配套、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和谐宜居”的改造目标,实行“群众下单”“*委接单”的工作模式,投入1亿元资金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开展“民生小实事”项目,深化城乡社区“五级治理”工作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快速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自项目开展以来,8个主城区街道共累计申报“民生小实事”项目41个,储备项目79个,涉及群众4万余人,社区居民累计自筹资金57.05万元。

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平安盘龙建设,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社会治安防控工程、“三合一、多合一”改造提升工程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环境整治工作任务落实。大力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三年创建期间,共计出动警力余人次,出动警车余辆次,查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余起,查处机动车违法停放余起。

打造更加优良的生态环境。全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园林绿化、生态文明和环保宣教等工作,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67%。

全民参与

共同创建文明城市

范海峰是拓东街道东庄社区人民巷的楼栋长,他说,自从创文工作开展以来,社区卫生环境变好了,道路干净了,院里、楼栋里的杂物也收拾干净了,现在一进小区,心里特别畅快。

范海峰说,在社区的组织下,他发动居民到院坝里宣传创文,告诉居民怎样做一个文明市民,“出去不要乱扔垃圾、不乱吐痰、不乱挤乱推、遵守交通规则,每个人从自身做起,我们的城市才会越来越文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件为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创建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市民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生活在昆明这座城市里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积极融入、主动担当。

按照“创建靠群众、群众靠发动、发动靠活动、活动靠文化”的思路,盘龙区紧扣“我的城市我的家·文明城市靠大家”这一主题,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动员。制定下发了《盘龙区城市文明建设社会动员工作方案》,以开展*员先锋行动、诚信践诺行动等16项主题活动为推手,全面深化创文宣传工作。

自年起,坚持每周五开展“盘龙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市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日活动,组织广大市民和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清除垃圾杂物,开展社区和谐邻里关系营造行动,组织举办邻里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搭建邻里交流平台,让群众愿

1
查看完整版本: 昆明盘龙同心协力勇担当共建共创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