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期,昆明市各区(县)召开“两会”,在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同时对年工作目标进行了明确,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国房地产行业进入“青铜时代”的开端。昆明主城各区宏观环境及房地产现状如何?在利好规划下谁更具发展潜力,更胜一筹?
01
宏观环境表现
官渡区、五华区经济总量、人口、产业结构优于其他区域,西山区、盘龙区第三产业发达,呈贡区经济增速快、潜力大。
依托国家园区建设和人口优势,官渡、五华区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方面领先于其余区域,西山区和盘龙区依托自身特点,着重发展旅游、楼宇经济等第三产业,居民收入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呈贡作为昆明新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口、产业、投资等增速较快,目前仍为投资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未来,昆明主城仍保持人口红利期,城市“扩融”不断推进,医疗建设方面将进入新阶段,文创旅游、大健康、数字经济等地产强关联产业不断发展,支撑各区走自己特色发展道路。五华、官渡和呈贡区产业发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环境发展西山区和盘龙区齐头并进,为工作置业可选择前三区,为环境置业可选择后两区。
宏观经济
GDP
官渡五华体量保持领先但增速较慢,呈贡区3年复合增速近43%,发展潜力大。
主城五区中,官渡区和五华区GDP规模多年保持前二水平,且也是全省个区县中唯二跨入千亿规模大关的区域,这两个区拥有经开区或高新区,年产值均已突破千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夯实,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但因经济体量较大近两年增速较慢;西山区和盘龙区发展较快,旅游服务业、楼宇经济等产业不断壮大,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22.6%和14.7%;呈贡是现代新昆明建设核心区,体量虽小但发展迅速,昆明市*府和大学城均坐落于此,发展潜力大、年均增速近43%。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此外,受年四经普调查修正数据影响,19年数据较18年明显上升,导致呈贡、盘龙和西山区增幅较大。
宏观经济
人均GDP
五华区人均GDP10.9万元排名第一,呈贡最低为7.8万元,其余三区处于8.6-9.5万元之间。
从人均GDP看,仅五华区人均GDP突破10万元,呈贡最低为7.8万元,受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向上修正以及GDP增速放缓双重因素,全市仅西山区、盘龙区和呈贡区人均GDP复合增速为正,分别为11.2%、6.4%和5%,官渡区因常住人口骤增64万导致人均GDP骤降,近三年复合增速为-19.3%,五华区情况相似、复合增速为-7.4%。从年数据来看,经济第一的官渡区人均GDP最高,盘龙区反之。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此外,受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影响,各区常住人口数量激增,人均GDP下降明显;
宏观经济
固投占比
官渡区固投超千亿、全市占比超2成,仍保持上升趋势,西山区和盘龙区占比下降明显,后者占比不足7.6%。
近5年官渡区受经开区、巫家坝等区域开发影响,固投额度持续上升、由年亿元攀升至年的亿元、年均增长12%,固投占全市比重也由17.8%升至22.2%,未来仍有上升可能;呈贡区固投保持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速6.4%,占全市比重稳定保持在12%左右;西山区年受工业投资不足影响,导致固投额度下降,全市占比也由14.8%降至10.4%,此后固投额度略有回升,但比重基本不变;-19年盘龙区固投下降明显,年均降幅近20%,年略有回升,带动占比由6.7%升至7.6%;五华区与盘龙区占比走势相反,固投额度由16-17年的亿上升至亿元级别,年均增幅4.4%,占全市比重总体波动平稳,保持在8%上下。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
宏观经济
固投GDP比
呈贡区固投高于GDP、比值达1.15,属典型投资驱动型城区,五华区固投与GDP比值最低仅0.3。
从固投增速上看,官渡区受益于巫家坝、空港片区、自贸区建设工作,固投额度超过千亿,三年复合增速达7.37%;其次是西山区和呈贡区,固投复合增速均超5%;五华区年固投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复合增速年均-1.58%。从投资结构上来看,五华、盘龙和西山区固投与GDP(单位产出的投资额)比值低于0.6、属于效益驱动型城区,而官渡比值为0.79、属于投资+效益驱动型城区,呈贡则是投资驱动型,比值达1.15,不过随着城区开发进入后半段,数字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逐渐成型,未来该比值将逐步降低。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
宏观经济
房投固投比
五华、呈贡房地产投资受限于土地和发展相对成熟的市场客观因素,占固投比重低于0.6,官渡区房投最高,增速最快但占比不高。各区中,官渡区、呈贡区和五华区房投/固投比在0.6以下,其中五华区与呈贡区也是房投下降的区域,一方面受土地供给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程度相对成熟也限制了房企投资;官渡区受巫家坝等区域建设影响,房投额度近三年复合增速超18%,但房投/固投比仅0.45,地区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依赖程度一般;盘龙区和西山区20年房投/固投比分别为0.8和0.76,意味着房企投资成为区域固投支柱,两区房投额度保持增长态势。从土地供应计划看,年各区土地供应较20年均有所下降(呈贡下降最大近80%),叠加21年全年房企拿地意愿不高,年或将延续这一态势,各区房投或有所下降。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
产业
产业结构
各区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呈贡增幅最大、西山占比最高,五华、官渡和呈贡第二产业占比下滑至40%以下。从主城五区三次产业结构看,近年来各区第一产业占比稳定,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高、其中呈贡区第三产业占比18-20年提高13.13%、涨幅最大,官渡区第三产业占比仅提高2.3%;受高新区、经开区产业带动作用,20年五华区、官渡区和呈贡区第二产业占比均保持在30%以上,是昆明市工业发展聚集区。受年四经普向上修正GDP影响,各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三年复合增速较快,五华区为17.3%、盘龙区为22.6%、西山区为29.1%、官渡区为8.2%、呈贡区为61.8%,20年各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8%、5.5%、2.6%、-0.6%和6.1%。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受年四经普调查修正数据影响,19年数据较18年明显上升,导致三次产业增加值增幅较大。
产业
第三产业占比
呈贡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未来三产占比持续上涨,五华官渡未来三产占比或继续保持,规模稳定上升。各区中,呈贡区第三产业占比虽最低,但受益于呈贡信息产业园建设、市*府及大学城等机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大,第三产业增加值三年年均复合增速超60%,未来几年大概率保持高增长状态;西山区受益于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占比最高,“十四五”期间昆明高铁西客站建设将进一步巩固其“服务业大区”地位;五华区和官渡区三产占比相似,在未来国家大力发展工业的*策下,两区第三产业占比或略有下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盘龙区依托北京路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第三产业、占比近80%,未来将从高增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备注:数据来源各区域统计公报、统计局,受年四经普调查修正数据影响,19年GDP数据较18年明显上升,导致呈贡、盘龙和西山区增幅较大;
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
盘龙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增速均为主城五区第一,且后期随着商业扩张、人才孵化平台不断建设,上升空间潜力大。年主城五区中盘龙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为元,得益于盘龙区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府出台各种经济扶持*策,盘龙区商贸业呈现稳步向好趋势,带动经济快速复苏,三年复合增速达3.9%,人居收入、增速均为第一名,随着自身商业不断扩张,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孵化平台的不断建设,预计盘龙区后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继续上扬。
注:数据来源年云南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消费
社零总额
受*府*策带动盘龙区消费品零售额位居第一、带动呈贡社消总额增速达6.9%,两区消费水平高或潜力大。
年主城五区中盘龙区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为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主要原因为盘龙区是昆明市传统商贸中心区,且自年3月底便实现全区重点线上商贸批发零售业%复工,其次*府以同德广场、欣都龙城、七彩METOWN等商业综合体为载体,引导鼓励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刺激消费,带动增长;从三年复合增长率看,呈贡区三年复合增速达6.9%,主要原因为七彩云南第壹城发放的80万元补贴券,刺激消费,其次为新能源汽车消费表现突出,销售额达.5万元,同比增长.7%,新技术产业带动消费增长。
注:数据来源年云南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存款
居民存款
盘龙区以亿元居民存款和11.8%的增速位列主城五区第一,支撑高消费水平,五华区以亿元位列第二。
从年主城五区住户存款和近三年复合增速来看,盘龙区均为第一,盘龙区的整体经济收入水平高,原因为区域内房地产刚需户型面积的整体均价较高(21年住宅均价元/㎡,位居第二),首付金额的不断提高,刺激居民存款购房;其次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仅需要改变生活和工作方式,还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转而增加储蓄,增强自身风险抵抗能力。
注:数据来源年云南统计年鉴,其中五华和盘龙的存款按照人口分配计算;
人口
常住人口
官渡、五华常住人口最多,呈贡常住人口增速最高,短期内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从七普数据看,年官渡区常住人口超万,10年复合增速为6.5%,呈贡区受益于新城开发,常住人口复合增速7.65%,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盘龙、五华和西山10年人口年均增速较低,主要由于城区发展较早,开发潜力不及官渡和呈贡。从抽样统计的统计公报数据看,-年,呈贡区常住人口年均复合增速达4.37%,排在第一名,官渡区紧跟其后,增速为2.49%,盘龙区人口则略有下降,年均增速为-2.38%。
注:数据来源各区七普报告;
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
官渡区以飞虎大道为城市新中心的发展轴,其中将巫家坝作为城市新中心,深耕主城核心区,五华区以两翼向西北方向延伸,拓展城市功能。
西山区主要位于西市门户区,主要以西北和碧鸡海口方向,盘龙区主要以茨坝和双龙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多个成熟商业圈,呈贡受“南控”影响,主要发展自身城市产业功能区。
城市建设
重点项目
在交通、医疗上布局多个重点项目,其中五华区康养项目将在22年投入使用,改善养老设施,呈贡的华侨城第二总部将成为新的地标性大楼,吸引企业入驻。
城市建设
重点产业规划
打造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覆盖一二三产业,主城区主要发展大健康、新材料、旅游、文创、数字经济等三产和高新产业,物流、装备制造、农业等产业集中在官渡、呈贡。
资料来源:昆明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产业发展规划,涉及区域用不同颜色标识;
城市建设
重点产业(产业园区分布)
昆明主城产业园区主要聚集在五华区和呈贡区,以新兴产业为主,自贸区的建立促进物流和文化教育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指出培育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主城区以新兴产业为主,重点培育光电产业、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自贸区(昆明片区)的建立,加强与空港经济片区联动发展;
城市建设
产业*策扶持
人才*策上以购房补贴提高劳动人口质量,产业扶持上主要以新兴产业为主,其中官渡和盘龙对办公楼栋扶持。
在人才*策方向上,通过昆明推出创业就业计划推出的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等*策吸引本科、研究生人才在当地就业创业,加之春城人才计划提高整体劳动人口质量;
扶持产业主要为新兴产业,其中官渡区产业扶持*策力度最高,产业布局广;对办公建筑上盘龙区、官渡区都提出存量楼栋进行升级,且官渡区扶持金额大,办公建筑扶持资金等级明确。
资料来源:昆明市各区*府网,*策摘取-年的*策颁布;
02
房地产市场表现
土地、商品房成交下降明显,官渡区体量领先,西山改善类占比高,今年主城预计入市17个项目,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