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
允许土地经营权入股经营
加快嵩明撤县设市步伐
鼓励宜良、富民融入主城发展
……
昆明正全面开展
建立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行动等
五大体制机制行动
先行创新八大体制机制工程
为昆明高质量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
奠定坚实基础
日前,昆明市委、市*府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显示,昆明正全面开展建立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行动等,五大体制机制行动和先行创新八大体制机制工程,包括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允许土地经营权入股经营等新*,积极推动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昆明高质量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意见》提出:
到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创新突破,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明显示范效应的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
到年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城乡融合进入成熟期,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定型,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农业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
01推进三大要素自由流动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明确,全面开展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公共服务普惠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乡村经济多元化、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化等五大体制机制行动。
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方面,将健全“农转城”、资金、人才三大要素的有序流动。在农业人口转为市民化方面,完善由*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的绩效管理和评价结果运用,支持深化户籍改革,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在资本下乡方面,昆明将积极争取发行用于城乡融合公益性项目的*府债券;支持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城乡融合发展基金;推动符合条件的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序推进农村质押融资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构建全覆盖的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在人才下乡方面,昆明将建立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对口支持、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推进城市教科文卫体等各类人才向乡村柔性流动和下乡服务,符合条件的可有偿兼职。健全人才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在公共服务领域,昆明将完善城乡教育优先发展机制,实行统一的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编制核定和管理向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及特殊教育学校倾斜。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差别化医保支付*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分配*策。加快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构筑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设施建设上,昆明将建立一体化规划机制,即以市、县域为整体,统筹布局道路、水利、供电、信息、广播电视、防洪和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同时健全一体化管护机制。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