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就业门槛,大龄农民工何去何从
五部门: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我省从就业、创业等方面多举措扶持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社局专车将务工人员送至长沙。通讯员供图
年,全国多地发布建筑业工人清退政策,包括“禁止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等,大龄农民工就业问题引发广泛讨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万人,平均年龄41.7岁,50岁以上占比达到27.3%。劳动技能的衰退叠加文化水平低等因素,让大龄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
大龄农民工该何去何从?11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要求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为有就业需求的大龄农民工免费提供公共就业服务。
连日来,三湘都市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湖南大龄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和期待。
■文/视频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王智芳通讯员周纯曾鹤群
年龄和体力是道无法避免的坎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进一步规范,严格限制施工作业人员的年龄,超过了年龄的,工地就不再招用。”来自长沙宁乡的易师傅告诉记者,他今年56岁,此前已在工地上工作了8年。现在,易师傅换了一种身份重新回到了工地。经工友介绍,他以保安的身份被录用。
“刚得知在工地务工不能超龄这个消息,确实难以接受,我身边有工友表示50多岁还干得动,也需要养家糊口。”易师傅说。但细想后,他表示还是能够理解,因为自己也明显感觉身体状况不如以前,有时干活会喘不上气,太辛苦的时候腰还会疼。
跟易师傅一样,不少大龄工友都换了身份和岗位,有的留在工地,选择了劳动强度低的职业,如保安、保洁等后勤工作;有些工友则离开工地,寻求其他就业机会,罗金华就是其中之一。年轻时,罗金华长年在城里干木匠、粉刷工等活,这些手艺让他如今能够继续在家周边打些零工。
“儿子也不希望我们干太重的活把身体伤了,否则更是给家里添麻烦了。”罗金华说,有活了就出去干,闲时就在家帮忙带带孙子,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让外地工作的儿子放心。
有了免费的职业培训和专场招聘
与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的人一样,严萍因家里没条件供其念书,又抱着“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早早外出务工。她回忆,刚外出打工时没有太多选择,女性就只能做清洁工人、服务员等。还有一部分选择进厂,每个月有相对固定的工资,而且多劳多得。年,严萍也选择了进入惠州某制衣厂工作。但是,近年来厂里效益不好,员工工资受到很大影响。
今年已经48岁的严萍也想过回乡找份工作,但又为“回乡做什么”而发愁,“我没什么技能,年龄也大了,不知道能做什么。而且,我在厂里缴了5年社保,没有在老家缴,回去后会不会白缴了?”严萍说。
最近,严萍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湖南已将农民工纳入就业帮扶重点人群,就业困难的可以享受职业指导、专场招聘等一系列免费服务,即使已经就业的也可以参加免费职业培训考取相关证书。
“以前,没人告诉我可以去哪里参加职业培训、考取证书。现在好了,有免费的培训,政府还帮我们找工作。”严萍兴奋地表示,“我打听过了,现在社保跨省转移也非常方便,只要有手机就能操作。”
消除了就业、社保的顾虑,严萍夫妇和身边几名同乡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