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戴笠遇难后,蒋介石他若不死,不至失大陆,
TUhjnbcbe - 2024/10/9 16:15:00

有这么一个人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过重要影响,国民党反动派的蒋介石这样说道:“他若不死,不至失大陆!”

戴笠

我党周总理说道:“他一死,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相信各位看官也已经猜出来他是谁。

戴笠,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他和他统率的军统局威震八方,特务遍及全国各地,就连世界多国领导人都要敬畏三分,这张特务网比起世界上任何间谍网来说,它的数量要更加庞大,在地理覆盖面积上要更加广阔。

年3月20日,国民党反动派“中央通讯社”发布这样一则通告:“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少将,于3月17日在乘坐专机返回到南京江宁上空时,发生空难,以身殉职,年仅49岁!”

这个企图通过铁腕手段来统一中国,性格冷酷、手段狡猾而残忍的魔鬼终于毙命,但是关于他的死因却一直众说纷纭。然而,当时发生空难后的所有证据和证人都毁之殆尽,无从考察,引得后人猜测。有天气说,阴谋说还有迷信说,到底何种说法最靠谱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神秘的人物:

戴笠,年出生于浙江衢州保安乡,原名戴春风,他的曾祖父戴启明曾经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赫赫战功,获得清政府赏赐,从此家族飞黄腾达,但他的后人将家业逐步挥霍一空,等到戴春风出生时,家中资产已经严重缩水,只有区区20余亩土地。

戴春风幼年丧父,母亲将几个孩子抚养长大,从早到晚都在做长工,将他们一个个送往私塾学习,希望他们重振家业。戴春风自小就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一直没让家人和先生操心。

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与小时候的严于律己,希望改变自身命运不同,他被当时周围的污浊氛围所影响,渐渐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虽然自身有学习天赋,但是并不能将其用到正途上,也是一种悲哀。

戴笠

他偷窃同学物品一事东窗事发,被校长当即开除,戴春风学业未成,成了一名无业游民,一个偶然机会进入浙军,可没待多长时间就脱离部队来到上海,结识了蒋介石和戴季陶等人,同为浙江老乡的身份,迅速拉近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

年,戴春风来到杭州一家杂货店做伙计,一天,他来到西湖边洗衣服,随后自己赤身跳入湖中洗澡,将洗完的衣服晾在岸边,这时候一群来游玩的孩子看到岸边的衣服,调皮的他们将这件衣服扔来扔去,戴笠光着身子在水中又不好意思上岸,虽然对孩子们多番劝阻,但他们显然没把他当回事。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一名大人走过来,将孩子手中的衣服抢走,并将其叠好放在一边继续晾晒,此人正是胡宗南,他当时是一名小学老师,正带着一群学生来西湖边郊游,看到孩子们太调皮,就训斥了他们一番,将他们手中衣服放回原处,并且将他们支开。

等戴春风上岸后,对胡宗南充满感激之情,在随后的谈话中更是有相见恨晚之感,同为天涯沦落人,饱受怀才不遇之苦,在把酒言欢后,两人各奔东西。

年,戴春风来到上海,认识了上海滩有权有势的青帮头目黄金荣,虽然自己身上没有多少银两,但他为人精明,甘愿当一个跑腿的小卒,黄金荣自然也看到身边有一个勤劳能干的年轻人,就经常带他混迹于各大场所。

就这样,戴春风通过这层关系,逐步结识了斧头帮大佬王亚樵和青帮大佬杜月笙,一时间,戴春风感觉自己人生有了起色。

此时的胡宗南也趁着学校放暑假之际来到上海游玩,机缘巧合之下又遇见了戴春风,几人感到这是特别的缘分,便决定义结金兰,参与此次拜把子的有王亚樵,胡宗南,戴春风和胡抱一(洪帮人物,国民党骨干)。

年,胡宗南想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圆自己军官梦,因为身高低于1.6米,在初步体检时就被刷掉,还是经过学校党代表廖仲恺的特许才得以参加考试,胡宗南自小学习成绩就比较优异,所以很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军校一期生。

胡宗南

戴春风看到昔日的好兄弟已经成为黄埔学员,加上早年间认识的蒋介石也已经成了军校校长,自己也想去军校报名,为将来谋个好出路。

他在好友柴鹿鸣的鼓励下来到广州考试,原以为自己能轻松入选,可是五期生考试已经结束,第六期只招收一个团的人数,但参考人数众多,难度可想而知,戴春风第一次考试以失败告终。

戴春风一心弃旧图新,从头来过,在备考期间,他特意为自己改名戴笠,这个名字日后也成为无数人的噩梦,那他为何给自己改名呢?民间有这两种说法:

其一是戴笠比较迷信,相信占卜之术,曾经有一位卜卦之人为戴春风算过一卦,说他命中缺水,虽然日后有贵人之命,但呈现干枯之象,改为戴笠之名,字雨农,更是不愁少水。

其二是他想起《太平御览·风土记》中“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的诗句,当即决定以戴笠面世。

也不知是不是改名后信心大增,等他重新考试时,果然一路顺畅,成绩名列前茅,直接被录取。

戴笠29岁才进入黄埔军校,此时的同期学员中都才20岁上下,这对他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拼搏的动力,在校期间,他一改往日的陋习,刻苦学习,想要向他的结拜兄弟胡宗南靠齐,此时的胡宗南在东征,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被火线提拔,成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少将师长,戴笠对他的经历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道:“寿山兄,我现在已经改名戴笠,现在真成了戴笠之人,我的兄弟们一个个都高升了,你在我们浙江同乡中是最有出息的一位!”

胡宗南安慰戴笠:“古有云莫以乘车轻戴笠,戴笠者,必大器晚成,后来者居上也!”

受到鼓励的戴笠哈哈大笑,说道:“兄台,借你吉言!”

在校期间,在社会混迹多年的戴笠,精通人情世故,表现亮眼,专门给蒋介石当“勤务兵”,他必定不甘落后于人,不会满足于当蒋介石一个小卒子,他想当蒋介石手中的“宝剑”。

戴笠

戴笠最大的优势是就是具有揣测蒋介石意图的能力,时常为自己能够“秉承领袖意志,体念领袖苦心”而感到骄傲,所以渐渐地,蒋介石看中了戴笠的忠诚和能力,命他在校紧盯各位学员情况,如有异状随时来报,戴笠也不负他望,在中山舰事件爆发后的几个月时间里,相继调查出几十名我党成员名单,递呈给蒋介石,深得后者赞赏。

由于此时的戴笠并没有任何军职,却成为了蒋介石的“红人”,每天自己主动搜集情报,被众人戏称为“编外特务”。

当北伐大军打到长江流域后,戴笠原以为自己能受到重用,可是蒋介石却意外下野,戴笠只好跟着胡靖安(黄埔六期入伍生政治部主任)来到上海搞起情报工作。

当时他处境艰难,一没钱,二没权,连自己一日三餐都难以解决,还要四处找门道弄情报,幸好有胡宗南的全力支持,为他提供了很多情报线索,胡宗南对戴笠说道:“眼下局势如此复杂,对远在日本的蒋校长来说,如果能获得准确及时的情报,将直接影响到对时局的掌控,也决定着我们这些黄埔学员的命运!”

为帮戴笠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胡宗南决定介绍他去黄埔同学会毕业生调查处工作,这不仅能使他维持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联系到更多优秀的黄埔历届毕业生,对于后期搜集多方情报大有益处。

就这样,戴笠来到南京,直接来到新工作单位报到,白天时间就和各位校友联络感情,搜集各类有价值的情报,晚上便将各类信息汇总,抄写一份邮寄到胡靖安那里,再由胡靖安筛选出精华部分发给蒋介石。

重新归来的蒋介石不仅娶了宋美龄为妻,还获得江浙财阀和欧美国家的支持,实力大增,戴笠重新回到蒋介石的视线中,基于前期戴笠提供的大量线索,决定让他去自己的侍卫队当一名情报员。

蒋介石

为了对抗各路反蒋势力,蒋介石特意成立了“密查组”,负责人是陈立夫,该组共分为三科,其中戴笠负责第二科,在职期间,戴笠总是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得到一些质量较高的材料,蒋介石每次看到几科中就戴笠呈送的资料内容最全,最新,发现他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一场大会上说道:“目前我所能做的就只有忍辱负重,众人皆知我党内部政治斗争异常严重,而军队除了中央军外,还有各路军阀拼凑而成,他们的小心思全部都写在了脸上,中国如今内忧外患,贫弱不堪,如果直接和日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必将损失惨重,甚至有亡国的危险,我们应当努力确保局势稳定,争取难得的和平,解决好国内事宜再和日本决一死战。”

会后,蒋介石以秘密考试或帮会的形式成立了力行社,这是专属于他的小集体,蒋介石为了持续加强特务统治,又秘密成立了复兴社,该社成立之初设立组织、宣传、训练、特务四个处,戴笠被任命为特工处处长,该处也是蒋介石着重发展的一处,他的初衷是想复兴社发展壮大成一个庞大的特务组织。

戴笠刚刚担任特务处处长一职时,很多国民党高层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例如邓文仪,郑介民等人哪一个不比戴笠资历高,可为何偏偏要一个黄埔六期生担此重任?

蒋介石自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国民党内派系复杂,非常容易形成自己的政敌,戴笠资历浅,与他们这些竞争者来说是劣势,但对自己来说却是优势,毕竟他在短期内无法培植出自己的势力,构不成实质性威胁,反而要听从自己摆布。

蒋介石以军校校长的身份对戴笠用心良苦地说道:“戴笠啊,你平时一定要多读读《水浒传》《三国演义》《孙子兵法》这类名著,从中找到启发!”

蒋介石和戴笠

戴笠领导的特务处核心成员有十人,被外界称为“十人团”,和戴笠一样都是黄埔六期生,他们这些同期同学在日常工作中相处还算融洽,他们在全国建立起多处特务机构,为蒋介石排除异己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史量才,吉鸿昌,王亚樵等人就是命丧他们之手。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等人被扣押在西安,国民党内部正为是否出兵西安一事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戴笠想演一场苦肉戏,他认为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时刻,蒋介石当年就是在危难时刻帮助孙中山乘上军舰,才博得后者信任,获得火线提升,所以想故伎重施一番。

他对宋美龄说,如果派兵攻打西安,将会直接危及蒋介石生命,自己愿意陪同宋美龄等人前往西安参加谈判。

专机降落到西安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亲自相迎,宋美龄落落大方和她这位老朋友握手,并对着张学良说道:“汉卿,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吧?”

张学良立刻说道:“夫人,岂敢岂敢!请往前走!”

当戴笠跟上前来时,张学良深知这个特务头子的厉害,伸手挡住他并说道:“雨农兄稍安勿躁,我特意命人开来一辆专车迎接你!”

戴笠听后自然明白怎么回事,老老实实站在原处,没一会儿,几个荷枪实弹的军人走到他面前,先是朝他敬了一个军礼,随后说道:“戴处长,请你取下身上的武器,随同我们上车!”

戴笠乘车到达目的地后,直接被软禁起来,见到自己计划开展得很成功,他立刻写下一封信:“自昨日至此,就被软禁监视,目视情况,将死之至,以此殉难,吾之心愿,只是不曾见到领袖,死不瞑目也!”

在周总理的多方周旋之下,“西安事变”总算得到和平解决,12月25日,蒋介石等人重获自由,戴笠的表现被众人一番描述自然是可圈可点,不管怎样,戴笠总算是在蒋介石面前表示了一次忠心。

等张学良护送蒋介石等人回到南京后,戴笠立刻吩咐手下将张学良软禁起来,深得蒋介石心意。

“卢沟桥事变”后,特务处的工作量大增,以往简陋的办公室和稀少的人群难以运转如初。年,蒋介石下令将特务处扩编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戴笠担任局长。

戴笠

在这年召开的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临时全体大会上,蒋介石想让戴笠担任中央委员,戴笠听到此话后立刻说道:“我并非党员,又怎能一步登天担任中央委员呢?”

蒋介石听完这话也很吃惊:“你在我身边待了这么多年,是我的得意门生,又是军统骨干,怎么还没成为党员呢?”

戴笠回复:“当年我考黄埔军校,全然是想毕生追随校长,并不在乎入党,谋得高职,甚至从不担心前程,只要能吃顿饱饭,留在校长身边,我知足矣!”

蒋介石就喜欢别人给他“戴高帽”,在大会上对戴笠大加赞赏,并向众人宣布愿意担任戴笠的入党介绍人。戴笠随即站起身来,敬礼说道:“能获得您的信任,极其荣幸!”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经过军统查获的情报就高达百万余份,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珍珠港事件,年,戴笠率领部下破译出日军准备偷袭美国夏威夷的珍珠港基地,但是美国政府并不相信中国人情报机构有这么厉害,对此选择性忽视。

一直到日军真的以极小代价炸毁美军大量军舰,军机等武器装备后,才追悔莫及,为此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想亲自见一见戴笠,并在随后相当长时间内,美国政府和军统成立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针对日军发起多轮打击。

但戴笠的能力越强,就越给蒋介石带来压力,在抗日战争末期,戴笠手下有18余万名便衣特工,其中有4万人无时无刻都在为他卖命,甚至在日本皇宫里都安插了戴笠的耳目,蒋介石感觉自己如果再不加以制衡,自己的权力终有一天会被架空。

年,胡宗南曾经跑到重庆的戴笠住处,两人展开一场密谈,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所聊内容涉密程度之高。此事后来被称为“浴室密谋”,传闻是此二人想等蒋介石死后,将国民党内军政大权一并夺来,一人掌管军事,另一人负责其他领域。

道听途说的消息引起蒋介石不满,但当时国内众多大事需要依靠戴笠和胡宗南,所以就没有追究。

可是在年3月17日,抗日战争刚刚结束半年之际,戴笠就死于空难,未免显得过于巧合。关于戴笠之死,民间有几种说法:

戴笠葬礼

第一、阴谋说

这个说法争论了数十年,但一直没有得到确切定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四处抓捕汉奸卖国贼,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马汉三抓捕了众多汉奸,但唯独少了一个叫金碧辉的人(日本名川岛芳子),她用孙殿英从慈禧墓中盗得的宝剑和金罗汉贿赂马汉三,获得自由,戴笠得知此事后并没有急着对马汉三动手,只是让人带来一句话:“交出宝剑!”

马汉三立刻将所有宝贝上交,同时他知道戴笠手段毒辣,自己肯定没有活命机会,于是想先下手为强,除掉自己的顶头上司。

马汉三找到自己的秘书也就是情妇刘玉珠商量办法,刘玉珠自然受过专门的特务训练,准备以美人计施展暗杀计划。年3月16日,戴笠要乘坐专机从北平前往青岛,马汉三故意让刘玉珠陪同,戴笠看到眼前这名女子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很是满意。

3月17日,刘玉珠在飞机上安装了定时炸弹,最终这架飞机在南京江宁岱山附近爆炸,所有人员全部殉难。

至于有人说蒋介石借此良机除掉戴笠,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毕竟此时的戴笠还未达到权倾朝野的实力,第二次国共内战即将打响,蒋介石还要用到戴笠,不可能就此将其除去,最多只会免去他一些职务或将其软禁。

蒋介石

第二、迷信说

算卦大师给戴笠卜了一卦,说他命中缺水,于是戴笠将戴春风之名改为戴笠,意为一个人的脸被一顶帽子半盖住,有掩藏身份的意思,他自己这么解释自己名字:“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dēng),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

而早在他去世之前就有一首流传于民间的打油诗:“三五三十七,骑鹤去辽西。不怕南来一只虎,就怕北来一支机。”三五三十七即年3月17日(民国三十五年),乘坐专机从北方来的人驾鹤西去。

第三、天气说

戴笠在乘坐专机前,南京和上海等地均下起大雨,不适宜飞机起降,所以飞机曾短暂改飞徐州,中途耽误了1个多小时,杜月笙打电话给戴笠说天气不好,就暂时别飞往南京,但戴笠并未理会,强行命飞行员驾驶飞机,最终魂断岱山。

周总理

不过不管他是怎么死的,都无法改变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反动派的败局,还是周总理给他的评价最为客观,道出16字箴言:“戴笠之死,中国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笠遇难后,蒋介石他若不死,不至失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