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游击队#为了粉碎敌人对桂北游击队的“围剿”,扩大游击区,配合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活跃在全县的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的各级党组织及其所领导的游击队坚决执行“桐塘会议”决议,“大胆坚决消灭敌人,发展壮大自己”,桂北游击队各大队一改往日以保存实力为主的做法,变为遇敌沉着应战,在适宜时机机动灵活地袭击敌人,甚至能根据形势的发展,主动进攻敌人据点。游击队通过宣传政策、镇压特务、破坏敌人交通以及电线、电杆等通讯设备,使桂北一带妄图顽抗的敌人不得安宁,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
一、积极开展反“清乡”的斗争
年7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后没有马上向广西进军,国民党桂系当局又作起稳坐半壁江山的美梦。刚被国民党桂系当局授予为新编少将的全州县长蒋文度,在全州、灌阳大量招兵买马,大量扩充部队,在全县实行“清乡”、“五户联保”,妄图将在全州活动的桂北游击队一举消灭,以维护其统治。为了打破敌人计划,桂北游击队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还组织了一些突击队对敌人进行打击。第三大队在两河茅坪村成立了以傅成义为队长的独立分队,组成了一个5人小组的临时突击队。突击队的任务是打破敌人“清乡”计划,破坏交通,阻滞敌军行动,筹粮筹饷。该突击队成立后便开始行动,他们来到陈家背陈柳堂药店,得到一支2号驳壳枪,40发子弹,40块光洋(不久,陈柳堂还让儿子陈理云参加了游击队)。突击队接着又到铺门前地主蒋畅生家,命令这个恶霸交出了美国造的左轮手枪2支,子弹40发,光洋块。接着,又来到石塘、两河的公路腰部——朝南村。这里有个坏分子蒋保田(与武工队队员同名同姓),因经常向敌人密报游击队的活动,已被游击队镇压,但他弟弟蒋柏卿仍不死心,煽动群众,威吓群众,伺机报复游击队,突击队找到他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教育,让他不敢乱说乱动。7月下旬,第三大队第二中队长蒋建平率20多名战士,夜袭石塘圩驻敌余人,毙敌一人,敌人恐慌不安,连夜逃走60多人。不到一月,敌人的“清乡”计划被粉碎。但敌人并没有放弃对游击队的“围剿”,甚至更加疯狂。因此,游击队与敌人的遭遇战日益增多,游击队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方式,给敌人以很大的杀伤,采取多种方式打击敌人,并在有利条件下伏击敌人。
二、镇压敌特
虽然解放战争形势发展很快,但有些敌对势力认不清形势,继续与人民为敌。第十一大队在全州西部一带活动的地方,有个名叫彭贤的国民党村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甘愿充当敌人的暗探,甚至带领保安队袭击游击队,吓得群众害怕,也使游击队也在这一带的工作很被动。游击队曾警告过他几次,但彭贤都当成耳边风。为了扫除拦路虎,便于开展武装活动,第十一大队决定,先把这个不听劝告的反动村长除掉。因彭贤会修理钟表,游击队便设计以修钟表为名,将彭贤诱来,判处了他的死刑,消除了游击队的一大隐患。镇压彭贤之后,这一带的武装工作得到了顺利地开展。对于其他一些不听劝告的叛徒特务,游击队也给予了坚决镇压,极大地惊慑住了敌人的气焰。
三、遭遇战沉着应对
在人民解放军南下之际,敌人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不断地集中优势兵力搜捕游击队员。“桐塘会议”后,游击队的军事素质大为提高,对于突然而来的敌人往往能沉着应对。8月20日,第三大队武工队肖友龄、蒋建平等4人,在石塘肖家源口做群众工作,被敌人前来搜捕的王荣突击队包围,但武工队沉着应战,给敌以有力打击,在毙敌一名后,奋勇突出重围。
8月23日,第三大队在大坪岭与前来偷袭的敌人遭遇,游击队通过机动灵活的战法将敌击退。这天,第三大队基干队队长刘昌逵、指导员赵修仁率基干第一中队60余人,奉命转移到全、灌两县交界的都庞岭山下的茅坪村(现全州县两河乡上刘家村委),刚用过早饭,多名敌人突然杀来,战士们在撤退时,出其不意给紧紧追踪而来的敌人杀了个回马枪,部队趁敌人惊慌失措之际安全地撤到村后的海洋坪和大坪岭两座大山。敌人为国民党两河乡保安队队长陆英则所率的乡保安队,他们受阻后,悄悄迂回到海洋坪小山头前,妄图切断游击队的退路,与正在海洋坪前沿阵地观察地形的伍屈分队相遇。战士们隐蔽在石沟里、树丛中开枪射击,敌人吓得不敢妄动。保安队的一个排长催促士兵冲锋,被伍屈一枪打倒在地。其他敌人吓得连滚带爬退到山下。敌人见正面难以突破,偷偷绕过海洋坪右侧,妄图抢占主峰,用火力压住海洋坪的游击队。王志忠带武工队早在此地埋伏,当敌人靠近时,只听王志忠一声令下,一阵猛烈的排枪,打得敌人四散而逃。最后逃到一条山沟前,用机枪向游击队的阵地乱射。几个有战斗经验的游击队员组成了两个强有力的火力组,将敌人的机枪打哑。赵修仁指导员一边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宣讲全国形势,发起政治攻势,一边用猛烈的火力打击敌人。战斗到傍晚,游击队领导估计敌增援部队快要赶到,决定分三路撤退,并命令第二中队两个分队先行撤出,接应断后的武工队。果然不出所料,第二中队伍屈分队刚刚撤到离大坪岭不远的殿山脚,突然发现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规军第三二九师,已从全州县城赶来增援,先头部队已逼近上刘家桥头。上刘家桥头边是一大片平坦开阔的田垌。即将从大坪岭撤下来的武工队和前往大坪岭增援的国民党第三二九师都要经过此地。如果武工队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狭路相逢勇者胜,伍屈果断地指挥部队抢占上刘家桥边对面殿山觉山铺头,用激烈的枪声向敌人发起了进攻,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使敌人摸不着头脑,一下全趴在上刘家桥头。游击队趁机迅速撤退。等到敌人清醒过来,早已见不到游击队的踪影了。而国民党第三二九师,还有国民党灌阳县保安团、石塘乡保安队的敌人,继续向大坪岭冲去,并将这座山围得水泄不通,炮弹打了几百发,白白地消耗了不少炮弹。8月23日这天的战斗,第三大队第一中队60余人,在大坪岭与全州王少轩自卫队、两河陆英则自卫中队及国民党第三二九师两个连共多人激战一天,毙伤敌6人,俘敌2人,缴获步枪11支,子弹余发。大坪岭遭遇战,虽然敌众我寡,但由于游击队指挥员能够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具体情况,从战斗到撤退,进行灵活机动的正确的指挥,使这次战斗取得了胜利。
9月23日第六大队大队长邓崇济率蒋昌永基干中队,在东山杨安岭村,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两河乡邓哲廷自卫队50人相遇,游击队以少胜多,设兵伏击,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在毙伤3名敌人后主动撤离。
同年9月,第十一大队从鲁塘的北殿村转移。副大队长蒋万民带着一些战士到达田底赵家,为防敌人偷袭,把部队驻扎在田底赵家村后,并派出岗哨。果然敌人来了,但敌人以为第十一大队还在北殿古庙中睡觉,所以他们直接赶往古庙。部队发现敌人后,急忙小心撤退,但还是让敌人发现了,蒋万民挥手一枪将跟踪游击队的敌人打倒。敌人听到枪声,马上冲出30余人。敌人一出来,蒋万民就指挥打排枪。敌人见游击队的枪打得很准,转而想占领前面的狮子头山。但游击队所处地庙山比狮子头山要高,打得敌人不敢冲上来。蒋万民在北沟里坚持了20分钟左右。结果,这股偷袭的敌人损兵折将,最后因为占不着便宜只好狼狈地撤退了。
10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处于大溃败的境地,但他们在溃败时仍然进行垂死挣扎,为掩护大部队向桂林溃退,他们袭击了驻绍水乡庙门前村的桂北游击队第十五大队,第十五大队奋起还击,将敌人击退,伤敌2人。
游击队与敌人遭遇战能沉着应战,积极勇敢,并采取巧妙作战方法将敌人击退、击败,给敌人以有力杀伤的战例,说明游击队在对敌人作战中已经日益成熟,并有能力发动更有效的对敌战斗。
四、积极主动打伏击
为了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游击队积极开展群众工作,通过张贴布告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大造人民解放军进军广西的舆论。游击队不仅能沉着地应对敌人的“围剿”、偷袭,还经常主动偷袭敌人,让敌人又惊又怕,极大地壮大了游击队的声势。
年8月间,在两河乡腊梅口一带活动的第三大队的傅成义突击队,他们从农民情报员的汇报中,得知国民党灌阳自卫队有30人在陶良军的带领下去全州县城领武器,准备组建自卫连队。全灌未通汽车前,从灌阳到全州有一条直通的小路,从德桥到古岭头至灌阳,称灌阳大路,是全州至灌阳的必经要道。为了夺取敌人领回的武器,突击队决定在沙田至双井拉两村之间的轿子山设伏。第一天,傅成义带领突击队埋伏,敌人没来。第二天继续埋伏,到中午时分,有两个敌军官带着队伍走了过来。傅成义命令王志忠、蒋保田去抓敌军官,自己埋伏在一旁相机而动。王志忠、蒋保田他俩便佯装农民在路旁扯豆子草。待敌人队伍路过时,傅成义便虚张声势大喊机枪、步枪准备射击,附近农民听到喊声,也大喊缴枪不杀,为游击队进行助威。趁敌人慌乱之际,蒋保田、王志忠乘机抽出手枪逼住了两名敌军官,摘了他俩的手枪,其他敌人听到一遍喊杀声,吓得不知所措,只好乖乖地举手投降当了俘虏。这次伏击战,抓获敌士兵27人,其中有一个班长还加入了游击队。这次战斗缴获敌人普通手枪5支,其中2号驳壳枪1支,子弹40发;左轮手枪4支,其中美国造的左轮2支,子弹40发,德国造的左轮手枪2支,子弹80发,手榴弹8枚,步枪子弹数百发,国民党军夏装近套。战斗结束后,让敌人大吃一惊的是,伏击他们的游击战士只有5人。这次战斗,导致敌人组建自卫连队计划的破产,以致在好长一段时间内,敌人只好龟缩在石塘、两河等圩镇,不敢轻易下乡,更加不敢下村“清乡”和搞“五户联保”了。
8月22日,第三大队突击队长傅承义、副队长蒋德吉率队员12人,得知国民党两河乡自卫队陆英则部路过朝南村附近的小塘边,这一股敌人不多,突击队便在这里设伏。待敌人进入伏击阵地后,突击队发动突然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狼狈而逃。这场战斗,共毙、伤敌2名,缴获敌人步枪11支,子弹余发。
8月27日,第六大队伍建林武工队在两河乡五柱岭一带活动,抓获曾在东山雷公岩、小塘烧毁30座民房的国民党第三二九师的2名军官,在宣判他们的罪状后进行了处决,受害的群众知道后,人心大快,大大提高了游击队的威望。
9月中旬,第十五大队中队长唐绍文、唐为宦率40余名战士,在绍水兰花田发现有敌军车一辆路过,立即埋伏,待敌人军车进入伏击圈时,发起进攻,击毙敌人数名,取得了理想的战果。
10月9日,桂北人民解放总队路西支队第十五大队,完成了改编一支起义自卫队的任务后,接到一个情报:兴(安)、资(源)、全(县)剿共联防办事处少将主任王彝率领国民党资源县保安队王玉光部人和湖南省建设厅的官员近人要逃往桂林。他们沿途抢劫钱粮、抓丁拉夫,闹得老百姓不得安宁。大队领导当即开会研究,分析了敌情,认为敌人这支队伍虽然比第十五大队的人数多两倍,但游击队有群众支援,战斗情绪高涨,加之游击队以逸待劳,利用有利地形暗中设伏,一定能出奇制胜,打败敌人。因此,大队部决定:在全、资两县交界的三千界伏击敌人。三千界是越城岭的重要隘口,离枫木村十几里,两边均为深山,中间一条小道,是通往桂林必经的重要关口。此关口地势险要,是个理想的伏击地点。大队部根据地形立即作了战斗部署。10日上午10时许,当敌人的大队伍全部进入了游击队的伏击圈时,只听“砰”的一声枪响,大队长阳至元发出了攻击的号令。顿时,枪声如暴雨倾盆,心慌的敌人四处逃窜。战斗激烈地进行了10多分钟,游击队便发起了冲锋,直扑敌人。在激战中,敌人一挺隐藏的机枪,突然疯狂地向战士们进行扫射。情况危急,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战士刘祥绪(景新)一跃而起,不顾一切,奋力冲向敌人机枪火力点。在相距敌机枪20余米处,突然从侧面飞来一弹击中刘祥绪的腹部,但他仍忍着剧痛击毙了敌人机枪射手,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第十五大队的猛烈攻击下,敌人纷纷举手投降。战士们清理战场时,活捉了少将王彝。这次战斗,游击队共俘虏包括“兴、全、资三县联防办事处”少将主任王彝等余人,击伤击毙敌军40余人,缴机枪3挺、步枪80多支、手榴弹4箱、骡马2匹等军用物资,这是游击队以少胜多的又一个典型战例,说明游击队的武装斗争经验日益成熟。
游击队对敌斗争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0月12日,游击队得知国民党昭文乡保安队10多人到全州县城去领枪,第三大队政委黄荣誉带领一个分队40余人,主动出击,在两河杨柳井定屋村设伏。10月13日,当保安队扛着枪走进伏击圈时,游击队发动突然袭击,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此战共伤敌4人,俘敌10余人,缴获长短枪13支,子弹0多发,手榴弹40多枚,再挫敌人的锋芒,而游击队则无一人伤亡。
10月16日下午,驻扎在全州田乾村一带的桂北人民解放总队第六大队,接到当地群众提供的情报,知道有不少国民党军队已经从全州往灌阳路过两河乡美田村附近的八百岭南逃,估计还可能有-名敌人要路过这里,这些敌人是路过桂北游击区到恭城龙虎关一带去布防,是白崇禧企图固守广西的资本。第六大队的领导分析,这些敌人不了解桂北地区的情况,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敌军人数很多,不可能全部歼灭这些敌人,只能袭击其尾队,歼其一部,困扰敌人,阻延其行军速度,为人民解放军围歼这股敌人争取时间。八百岭山高路险,是一个打伏击的好地方,且第六大队在年初伏击木叶铺征粮队已有实战经验,于是大队制订作战计划,呈报当时在第六大队检查工作的总队副政委阳雄飞批准,经他的同意决定打一场袭击战。当天晚上,由大队长邓崇济向第六大队全体队员作了战斗动员,按照原先讨论的作战计划,由大队长邓崇济亲自带领一个基干中队,两个基干分队和两个武工队及大队部警卫班共人,连夜赶到八百岭,按照原先讨论的兵力部署进行埋伏。10月17日上午,敌军开始从全州往灌阳、恭城方向撤退。到下午1点多钟的时候,前面的敌人已经大部分走下八百岭到百板洞的地方,在第六大队的伏击区约有多敌人。这时,了望哨发出信号,报告全州方向已不见有后续之敌。见袭击时机已到,总指挥邓崇济立即用驳壳枪打了3枪,发出了袭击的命令。为了速战速决,第六大队战士将敌人的火力压住后,立即发起冲锋,一边大喊缴枪不杀,一边冲下山坡。战斗打响后,敌人虽然从前头部队调回援军,但不了解第六大队的实力,不明山地情况,只是盲目地用炮乱轰,用机枪乱扫射。八百岭是一个大石山区,枪弹声引起极大的共鸣,数十里内外都能听到。敌人的后续部队,在蒙家岭、刘家村一带,虽然还有-人,但见到如此情况,胆战心惊,有的不但不敢上来增援,甚至连历代战争行军的道路也不敢走了,马上改变路线,沿着灌江的一条道路狼狈地溃逃。带队的敌军指挥官发现他们的部队遭到袭击,马上指挥前头部队调头反扑,在附近几个山头上架起十几挺机枪,数门山炮,乱轰起来,不料,惊慌失措的敌人自己打起自己来了。另外有一部分敌人从侧面两边包围过来。游击队按照原定计划主动而安全地撤退了。这次战斗进行了3个多小时,游击队第六大队打得既沉着勇敢,又发挥了游击战术的作用,打得敌人狼狈不堪,自己没有一个人伤亡,最后顺利地撤离了阵地,第二天按照原定计划转移到东山游击根据地去了。事后了解,被第六大队袭击的这部分敌人,正是白崇禧的第十一兵团的政训处及一个军的军邮部分,第六大队缴获了大批军情资料和电讯器材,还缴获了1匹大骡子马、2支手枪、步枪、铁皮公文箱1担、貂皮大衣1件、鸭绒被子1床、美造军用毯3床和几床蚊帐、30多套军服以及光洋、鸦片、一整套军用地图等物品。从缴获到一叠写有张应增的名字的军用信笺,可以判断出有个被击倒的大胖子就是国民党第十一兵团政训处少将张应增。这场战斗,共毙敌6人,击伤该兵团少将处长张应增。八百岭伏击战,从敌人军邮中缴获来的军事资料很多,其中有的是很有价值的,不仅有广西的军事情报、敌军的军事力量布置,还有广东、湖南、贵州等地的军情材料。另外还有华南各地游击队的分布活动和武器装备等情况。第六大队的这次战斗,本意是想伏击敌军的尾队,没有料到袭击的正好是国民党第十一兵团政训处(敌军司令部刚走过),也属敌人的首脑机关。
五、形势有利攻据点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游击队的势力也日益壮大。在形势有利的时候,桂北游击队积极主动开展攻克敌人据点的战斗。
第六大队在7月14日攻打灌阳县巨望乡公所取得胜利之后,全体指战员斗志旺盛,为此该大队准备在8月24日发动全州清水之战,一来可满足指战员们的求战心愿,二来可将东山一带的敌人消灭,让它变成游击区。在大队派人侦察确实掌握敌情后,决心歼灭这股孤立之敌——镇东乡清水办事处28人左右的自卫队。由第六大队正副大队长邓崇济、蒋念洁带领蒋昌永中队和两个武工队及农民小组共多人去围歼这一股敌人。第六大队兵力部署:大队的主力先包围清水村的后龙山一带(北、西、南三面),东面由蒋珍发等12人组成的突击分队,先摸进去消灭敌人驻小学校那一个班,然后再合围清水村办事处的敌人。突击分队中除分队长蒋珍发,还有盘发祥、奉子杰、李洋、唐玉等人。这次战斗的总指挥是邓崇济,前线指挥为蒋昌永。拂晓时部队到清水埋伏完毕,等大队伍把后龙山包围好了,蒋昌永带领突击分队向驻扎在小学校的警卫班冲去。不料,这个班被派到别处征粮去了,突击队扑了个空。后来转向敌人驻清水村的办事处摸去,敌自卫队兵发现了游击队想吹号报警,战士龚开荣朝敌司号兵打了一枪。突击分队乘机冲到清水村子的巷道里。奉子杰、盘发祥、李洋相继冲了进去。李洋冲在最前面,不幸被敌人击中,光荣牺牲。游击队大队人马四处放枪,敌人胆战心惊,约半个小时后,敌人放弃抵抗,把枪藏了起来,寻机逃跑。这时警卫班长奉永铭从坳口指挥所下来,见村子周围到处是游击队,而自卫队却不见踪影。大家分析,估计敌人已躲到附近的群众家,但群众怕自卫队的报复而不敢说,于是战士们纷纷想办法,有人提出用放火烧房子的办法把敌人吓出来。奉永铭立即将情况向邓崇济作了汇报。大队领导经过分析,认为在这样情况下,通过用烧房子的办法把敌人吓出来不惜为一大妙计。战士们先烧一座小牛栏以威胁一下,这一招很妙,群众怕房子烧了,便要求自卫队兵把枪交出来,游击队政工人员趁机在外面宣讲政策,一些自卫队员动摇了,便开始缴枪。警卫班长奉永铭带着瑶族战士冲进财主盘三九家里搜寻,自卫队有的藏在门后背,有的藏在柴草堆里,都被搜了出来。办事处主任兼乡长杨佩、自卫队中队长蒋介发现游击队员来了,躲在村子中间阴沟里一直不敢动,被群众传为笑柄。游击队俘虏了自卫队副分队长蒋生后,便动员蒋生去他叔叔大地主蒋光伟的家,让蒋光伟交出驳壳枪和几条步枪,但他却用瑶语通知蒋光伟出逃。游击队知道蒋光伟的逃跑,是由于蒋生暗中通风报信,便枪毙了他。后来蒋光伟把驳壳枪和步枪都交给土匪蒋畿了。由此可见,敌人是很狡猾的。这次战斗一共俘敌10多人,缴获了16支枪,其中15支步枪,1支左轮手枪。国民党清水办事处被打掉后,在东山一带再无敌踪迹,整个东山都是游击队的天下,从而使这一带成为桂游击队最可靠的根据地,当时政治影响很大。梅木有户瑶族领袖,群众叫他二路元帅(瑶民起义时任二路元帅),在6字界住,听到打了清水办事处后,马上叫他侄儿赵玉玺找到游击队领导人邓崇济、蒋念洁谈判,同盘玉的武工队喝血酒坚决同国民党对抗,大大增强了第六大队的力量。
11月1日,桂北游击总队计划派一部分部队夺取位于磨头村的国民党全州镇东乡公所,它离全州县城仅18公里,是一个很反动的基层堡垒。第一、三、六大队在总队副政委阳雄飞和参谋长、路东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傅一屏的率领下,作出了11月2日袭击镇东乡公所决定。部队赶到磨头村还来不及展开部署,侦察尖兵就发现两个敌人打开乡公所的侧门出来挑水。游击队抓住这一攻击的好时机,尖兵班的班长陆殿宝,率领战士和广生、邓吉浩,不顾一切地向敌兵冲去。敌兵发现了游击队战士,慌忙报警,并返回乡公所进行顽抗。游击队紧跟着冲进敌人驻地,形成三面包围之势,敌人十分惊慌。但敌人在门楼上设有明碉暗堡,游击队没有攻坚设施,最后没有攻克。不过,这场战斗仍然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使敌人陷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
六、以少胜多追逃敌
11月初,人民解放大军已向广西进军,敌人败退,不停地向南逃窜,全州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桂北游击队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进行作战,袭击逃敌,阻碍敌人退却,为解放军歼敌创造条件。国民党第一八八师从全(州)县经石塘、建乡一带向兴安败退,第三大队副大队长汪记雨得知消息后,便下令游击队要全力袭击一切逃敌。11月11日,汪记雨接到通讯员杨么汇报,第三大队第三中队探知国民党第一八八师一个团部往兴安方向撤退,在傍晚时进驻了四所,翌日经界顶向兴安方向败退。汪记雨召集马宗陟、闫秀清、蒋四以及唐仁芊研究伏击计划,决定伏击逃兵。天黑之后,唐仁芊分队奉命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到大口岩前右方的西背村,选择该村前一条大堤下埋伏。天亮雨停,雾气消散,副大队长汪记雨发布命令说,敌人已经从四所出发,要作好吃掉敌人尾巴的战斗准备。不久,敌人大队人马来了,约多人,而唐仁芊分队才40多人,敌多我少,当时分队的领导经过分析,制定了这样一个作战方法:以少击多打一个漂亮的袭击战,即用突然袭击的战法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干掉一部分敌人,然后迅速撤退。当敌人最后一个连进入游击队的伏击圈时,分队长蒋四下令攻击,顿时枪声大作,一串串子弹射向敌人。敌人慌作一团,纷纷夺路奔逃,有些刚过去的敌人立即倒转过来用机枪扫向游击队的阵地,游击队沉着应战,用重机枪回击敌人,敌人以为遇上了游击队的主力,顿时惊慌失措,夺路向界顶方向逃去。11月12日,第三大队得知国民党内建乡乡长刘世藤率乡公所人员向兴安方向逃跑,派第三中队分队长蒋四率游击队战士追击,在蕉江吐紫塘用重机枪向敌射击,毙伤敌4人,再次取得战果。
记者:邓林波、赵品诰摄影
全州县党史县志办公室史料主编:唐兴文
解放战争时期桂北游击队的一次重要会议:桐塘会议
话说广西全州历史上圩市的千年变迁
舜帝南巡的终极之地在广西
全州文脉的历史传承:从柳山读书堂到全州高中
走进云南彝族法碑小山村,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