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去过西欧和东欧,还有俄罗斯,总体上,对华人,对其它国家的人都一样,不能用温和来形容,只能说,保持距离感,也有不温和的,我说几个事例:
一、在一些比较穷的欧洲国家
比如西班牙,葡萄牙,有许多人学汉语,街上有汉语学校,如果你去商场买东西,这里人说英语不大行,他们不会说,就会请会说的人过来,服务态度很好。
住酒店时,原来订的是看海双人间,到了之后,发现是有个大阳台,只有一张大床,便去找前台,前台是个高大的姑娘,笑容很感染人,又领我回房间,原来另一张床在铺位底下,折叠床。
当地便是陌生人也如此,有次我拿张地图找地方,左右找不到这个位置,有一对妇女主动问,可以帮助你吗?然后帮我指路;还有一次是坐公交车,公交车是个老汉在等车,他看看我,问我从哪里我,我说中国,他说,中国好。
二、在德国法国挪威等地,那是去旅游跟团的
去旅游的时候,接触当地人比较少,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对待游客都比较讲究服务,极少或极个别的会把个人意识形态在工作中的情绪中表达或发泄出来,所以各处都很“温和”,笑语相迎。在慕尼黑啤酒节,喝上一杯之后呢,邻座的互相举杯(这个动作世界通用),酒让人们忘了种族。
隔阂;有一天住下之后,我去超市买东西,没注意到要关门了,保安是个黑人,非常温柔地走过来,他不叫你,也不是大声提醒你,而是当你转过头在货架上寻找东西时,与他面对面,他才会耸耸肩,指了指手上的手表,哦。不过也不是人人都如这个黑人保安一样有礼貌,有次在超市里,类似于我们的乡镇小士多,收银的是个小伙子,坐着,看到中国人拿着东西买单,刚才还笑着的脸立时便板起脸来,不知道是哪根神经受了刺激。
另外就是有天晚上,回到酒店,晚上有点饿,便出去,找到一家类似赛百味的店,是两个白人小伙子经营的,有一种熟食切片肉,我不确定是什么肉,便问他,他一手拿着面包,一手用两个指头指着自己的眼睛,又指着那肉,和我们这服务不好的服务员一个意思,自己看!或者说,你没眼睛吗?那写着呢!
三、俄罗斯
都说俄罗斯的光头厉害,遇到过一次,也是黄昏时,出去找吃的,对面街边几个年轻人,一身黑,冲着你先吹口哨,当你转头看他们时,便对你进行挑衅性的动作。不过也仅仅有那么一次,我在莫斯科,圣彼得堡一路都挺开心的,尤其是俄罗斯大妈和大叔,天然有一种厚实的温暖,对我们很温和。
总结:欧洲,尤其是西欧,他们这一代或上一代一直是富有的,一时很难接受以前一个穷苦的国家,以前印象中老实贫穷的华人,似乎一昼夜之间变得富强,世界各地都是中国人,旅游,留学,做生意。老欧洲本质上还是保守的人去看后起之秀的心态,这需要有个过程,那里的年轻人受到蛊惑或者煽动,会带着有色眼神或莫名的火气都看待华人(那里的年轻人不冲动呢),但是,确实是很少的,尤其作为游客碰到的几率是很少的,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分寸,礼貌和素质,中国人的形象是所有中国人塑造的。
小插曲
一次外出,我和朋友外出去吃饭,人均7、80欧元那种,老白人掌柜的把桌子给我们腾了个大的,然后有几个白人要过来拼桌,被老板给轰走了,你说他温和吗?对我们中国人花大钱的温和,对穷游的白人不温和。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