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公民同招、全面规范“名校办民校”,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再迎一记重拳。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所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开学季所停招新生。
这个刚脱贫不久的国家级贫困县,因一年30多名学生考上清北声名在外。而占比相当规模的民办校,是义务教育阶段巨大的生源场。
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逆袭,发生在最近十几年,以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县城为代表,硬件、生源、师资全面争潮。
郸城是当下全国民办义务教育转型的缩影,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全国各地涌动。
根据中办国办最新文件精神,各地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占比,将控制在5%以内,这将涉及数百万民办义务教育在校师生大分流。
围绕5%的红线,地方官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正在直面这场巨变中的困境与困惑。
起了变化
没有火车站,尚未通高速,沿着国道来到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
这座因道家始祖老子炼丹成功,而有名“丹成”的中部县城,甩掉贫困县的帽子才有两三年。
不过,县域教育为人知晓,当地教体局人士张亮(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今年35名学生考上清北,比去年多2名。余名考生中,近名迈过一本线,一本率约25%。
包揽全县清北名额的是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在外与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齐名。
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光明学校是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大生源地。
张亮透露,周口市一年给郸城县下发多个高中生名额,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郸城县第一中学、郸城县第二中学、郸城县第三中学4所学校各分一部分。在今年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高一新生中,约名学生来自光明学校。
事情起了一些变化。正值中小学开学季,来到光明学校门前,保安会告知今年小学一年级和初一不再招收新生的消息。
中国新闻周刊随机走访了郸城县数所民办小学和初中,比如老城区的华宇中学、华阳中学,新城区的安格堡小学、博达中学等,均被告知不再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一新生。
这起变化,源于8月28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