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保安:用青海绿电点亮中原之灯
干部文摘
★★★★★
青海地处三江之源,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地位举足轻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随着“双碳”进程的深入推进,以清洁低碳为方向的能源转型步伐不断加快,能源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根本性变革。当前,能源供给结构深度调整,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将大规模开发利用,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清洁能源发电逐渐成为装机和电量主体。预计到年,我国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年,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有望超过50%,成为电量主体。
首先,以清洁低碳为方向的能源转型正在重塑现代能源体系。能源供给结构深度调整,能源利用方式深刻变化,当前多元负荷和储能快速发展,许多电力用户既是电能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能源利用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综合化、互动化。能源系统耦合日益紧密,以电为中心,电、氢、气、冷、热等多种能源互补互济、综合利用的系统模式正在形成。能源产业生态跨越升级,随着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围绕新能源开发、多能转换、先进储能、能源系统控制等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涌现。电力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和升级的压力,大量新型市场主体进入,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加快转型,催生出一大批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
其次,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电网是能源转换利用、输送配置和供需对接的枢纽平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将努力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
第一,要适应能源配置平台化,创新电网发展方式。立足我国电网发展方向,将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不断优化电网发展格局,其中青豫特高压直流工程作为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送电大通道,每年满送可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亿千瓦时,通过这一工程,实现用青海“绿电”点亮中原之灯。
第二,要适应能源生产清洁化,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目前已探索出促进新能源消纳、迈向零碳未来的“青海样本”,在青海全省成功实现“绿电五周”,已连续第6年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的世界纪录。同时,还要适应能源消费电气化,促进节能降耗,满足多元用能需求。适应能源创新融合化,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适应能源业态数字化,加强能源互联网建设。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继续加强交流、携手合作,共同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而不懈努力。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