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白实名正名不能妖魔化大白
给大白实名正名不能污名化大白
在疫情前期,大白本来是一个高贵、高尚的词汇,大白无非是医务工作者、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武汉疫情前后,大白的声望和光环达到了顶峰。
但是正如网络很多事情一样,会出现反转,当初把你捧上神坛和砸翻在地的是同一类人。在有些网络社交媒体、网络媒体大白被污名化,甚至妖魔化了。
为什么会如此?有的社交媒体用户是青年学生、低龄化,有叛逆性。有的用户比较低端、学历认知并不高。容易被一些情绪、现象、片段左右。容易愤怒,容易陷入一些片面认识。
大白成分也复杂,社会化核酸机构、疫情防控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工作人员,一些警务人员,甚至城管。所以有媒体发表观点,给大白实名,给大白正名。(据红星、正观)
大白服无非就是防护服,现在一些医护人员反而是穿蓝色手术服,或者蓝色服装和大白分隔看来。一些视频网站,把大白妖魔化,什么大白练武术,大白集体出动。这里面有些可能源自恶搞,有些源自情绪发泄。甚至不排除有势力引导,有别有用心者持续为之。
我们有些时候宣传、新闻、舆论个别人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低级红,高级黑现象。社会是复杂和多元的,医患关系从来都是一个社会问题,有些人抱怨看病贵、看病难,也是在个别地方,医院存在。黄金有价药无价,加上疫情影响,有的行业、产业并不景气。而医疗、健康产业相对稳定,这年头,谁还赚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大白被妖魔化,也和个别地方,个别基层工作者工作作风、工作素质有关,也和个别部门、个别行业长期以来所作所为、行业形象有关。大白大多是医生或者护士,本质是救死扶伤,帮助患者。医生或者护士,肯定是为你好,希望你康复治愈,不会希望你坏。治愈你,康复你,代表他妙手回春,医术高明。这样才有口碑,才有形象。
大白实名化可以挂牌,或者印制单位,有些其他单位的人可以不可以穿大白呢,建议也实名化,例如志愿者,你就志愿者大白,社区工作者你就社区大白,警察城管,你就城管警察大白,物业保安,你就物业保安大白。可以挂牌,可以胸贴,便于别人知道你是谁,这也是亮身份,实名制。
社区、居委会属于居民自治机构,有的社区书记都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都不是,也不具备执法权、行政权,就是一个服务组织,说白了,就是临时工。城管、警察也有一些辅警、合同制或者聘用、社会派遣,并不是公务员或者参公,有些也没有执法权、执法资格。社会化核酸机构很多是私企、民企,医院有些是民营。医院有编制,事业编的大多是大学毕业,有些是名校本科、硕士、博士。至于物业、保安属于业主委员会聘用机构、人员,业主委员会都是一个居民自治,自我选举、自我管理的非正式机构,民间组织而已,物业、保安更没有执法权、行政权。
警察有警号,有臂章,有警衔有标识,军队一样有,大白这个新事物,或许也需要规范,实名正名,不能因为个别伪大白行为,导致医护人员形象受损,损害整个医护人员的形象。
医院可以尝试挂牌、实名,让大家知道你的单位、医院,逐渐树立形象和口碑。而有些社交媒体、网络,公民是有言论自由,但是也不能侮辱、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甚至妖魔化、污名化整个行业、产业。
民法典也好,治安管理法也好,对于名誉权也有相关规定,大白也是公民,也是人,需要区别对待。对于个别违规违纪、侵害群众利益的人,需要监督、批评、教育,这是公民的权力。但是公民也要有素质,理性思考,文明发言,善意讨论,可以对相关工作合理化建议,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但是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带节奏。尤其我们一些大学生、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比较骚动、躁动,本身就是叛逆期,有反抗主流、权威的一种倾向。所谓个人英雄主义,但是更需要谨慎发言、善意表达,珍惜自己的权力,做一个高素质的网民和公民!(字)
文
苏白传媒老刀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