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启动
《昆明市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
(以下简称《目录》)编制工作
《目录》聚焦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产业体系
围绕10个重点产业
提取了个高层次紧缺急需岗位
精准引进产业人才
7月23日,《目录》正式发布,此举将对推动人才政策进一步落实、促进人才供需对接、优化人才培养市场导向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发布会现场
确定10个产业个岗位
近年来,为持续吸引人才,昆明市相继出台《昆明市引进人才实施细则》《“春城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昆明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红娘政策”实施办法》《昆明市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方案》等政策。从智联招聘公布的数据看,昆明市年供需指数有所下降,人才偏重保守的求职策略,而企业用人需求不但未减少反而持续增长,导致供需指数较年下降49.1%。
昆明市高层次急需紧缺岗位产业分布情况。
今年5月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指出,要紧盯人才内培外引,编制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精准培育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鲁朝凤介绍,《目录》的编制是个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充分掌握企业人才需求,根据实际进行分析。
为了解人才现状,编制小组到科技、工信等部门了解情况,走访了25家企事业单位。历经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模型筛选等环节,以线上数据、线下访谈、问卷调研结合大数据进行分析。经过科学筛选和归纳提炼,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为出发点,将大健康、先进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10个重点产业的个岗位纳入年度昆明市高层次紧缺急需岗位。
翻开《目录》,产业类别、岗位名称、紧缺星级、薪酬水平、需求单位等内容一目了然,直观全面呈现对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的需求。鲁朝凤表示,《目录》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精准引进人才,人才也可以直观了解岗位需求及薪酬;另一方面可拓展引才渠道,为企业搭建更为广阔的引才平台。
数据来源全面客观
有了思路,数据收集整理就是关键。主要负责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大数据分析的北京网聘咨询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总经理余洋表示,在前期调研中,编制小组征集了家用人单位提供的条岗位需求,条历年高层次人才及紧缺岗位信息,有效问卷份。为提高岗位分析的科学性,从智联招聘数据库提取了57万条职位发布数和87万人(次)投递行为,客观全面比对数据,分析企业岗位信息。
重点行业人才占比分析。
最高月薪5万元
“-元/月”的岗位最多,有个,占比64.02%。例如:ICU医师(大健康产业)、产后康复师(大健康产业),以及CAD设计/制图工程师(数字经济产业),急需有1至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才;“-元/月”的岗位有58个,占比21.96%”。例如:园林景观设计师(文化和旅游产业)急需有1至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才、供应链经理(现代物流业)急需有5至10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才;“-元/月”的岗位有37个,占比14.02%。例如:运营总监(金融服务业)急需有3至5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才、成本管理中心经理(现代服务业)急需有5至10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人才。
高层次急需紧缺岗位学历分布情况。
高层次急需紧缺岗位薪酬分布情况。
高层次急需紧缺岗位经验要求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目录》包含的岗位名称、紧缺星级、能力要求等内容,每一项都经过了严格分析。紧缺急需岗位认定按照昆明市“十四五”规划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发展的10个产业筛选岗位,体现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突出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历层次的紧缺程度。同时,从用人单位、申报岗位需求人数、迫切程度、招聘难度、市场供给及薪资待遇进行综合考量。从供需指数和求职活跃度分别计算岗位紧缺的相对情况和活跃情况,按一定权重计算得出该职位紧缺指数。“星级”越高,表明紧缺急需指数越高,三星及以上纳入紧缺急需岗位。
用人单位有据可依
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目前各单位引进人才方式中,互联网平台、媒体广告发布招聘信息占22.2%;企业官方招聘网站占20.22%;内部推荐占18.09%;线下专场招聘会、企业官微、现场招聘会等占50.84%。经过分析,专业人才数量少、同行业薪酬福利无优势是许多单位吸引人才或招聘中最大的难点。
用人单位在引进人才上主要采取的方式。
“《目录》为用人单位搭起了引才新平台。”昆明学院人事处副处长王子龙说,对高校来说,充实教师队伍对提升办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支撑学校发展,加强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高层次人才,年学校出台《昆明学院引进人才暂行办法》,为引进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解决其后顾之忧。近3年来共引进博士人,改善和提升了学校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和结构。目前,学校共有专业技术人员人,入选云南省“两个计划”28人,昆明市“春城计划”18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学前教育、体育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技及信息等专业教师一直以来都处于紧缺状态。
王子龙表示,在引才方面,学校招聘主要在相关部门和学校